“要把選擇權留給農民”——訪華中科技大學中國鄉村治理研究中心主任賀雪峰
要把選擇權留給農民,假如不能解決農民在城市都生存下去的問題,那就要允許農民返鄉,所以土地要保證農民能返得回去。
責任編輯:肖華 助理編輯 溫翠玲
中國城市化的獨特之處
南方周末:在您剛剛出版的新書《地權的邏輯》中,對新一輪的土地改革與城市化戰略進行了反思,這也是多年來您一直堅持的研究方向。
要加快改變城鄉二元結構幾乎是所有人的共識,但您為什么認為城鄉二元結構迄今仍具有其合理性?
賀雪峰:城鄉二元結構,至少到最近幾年前,還提得比較客觀,現在已經成了很負面的詞,包括戶籍制度。
今天的農民進城越來越容易,特別是收容遣送制度取消后,幾乎沒有限制。戶籍制度基本不影響賺錢,除了北京和上海這樣的大城市以外。
值得特別注意的是,中國農民的收入結構非常特別:具體來講,當前在沿海外向型企業工作的勞動力,絕大多數是進城務工的農民。同時,農民家庭中,年齡比較大外出務工已經無優勢的中老年人,可以在家從事小農經營。
正是通過代際分工,一家兩代人同時務農和務工,因此同時有兩筆收入來源,而使農民家庭可以溫飽有余。這兩筆收入缺一不可,不然,農民的經濟狀況并不會得到改善。
正是農民可以在城鄉之間流動,可以有城市和農村的兩筆收入,可以為進城之后卻不能獲得足夠在城市體面生活下去即可以返回家的制度安排,而使進城農民工的勞動力可以繼續廉價,從而可以為“中國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wangqian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