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日本來點軟實力
那一代的中國人和日本人,都很講究人情上的“義”
責任編輯:蔡軍劍
那一代的中國人和日本人,都很講究人情上的“義”
話說1972年,中國和美國、日本都未建立外交關系的時候,新上臺的日本首相田中角榮,受到美國總統尼克松不跟日本政府打招呼就與中國直接接觸的刺激,決心也“獨立”行動一次,搶先與中國建交。他遇到的一大障礙,居然是蔣介石先生的人格魅力。
當時田中在自民黨內,是五十來歲的年富力強那一檔,正想有所作為。不過,那時建黨元老岸信介等還活著,他們和國民黨高層關系密切,在自民黨內也仍然很有影響。元老們說:當年一百萬士兵和兩百萬僑民得以安全返國,蔣公恩義重如山。而且,他們相信,日本天皇得以保全,蔣先生對美國總統羅斯福的勸說起了關鍵作用。雖然最后主意由羅斯福定,蔣先生在1943年開羅會議時,曾向羅斯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瓦特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