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利礦工救援回顧
圣何塞銅礦被困礦工最后階段的救援工作于當地時間12日晚開始。
圣何塞銅礦被困礦工最后階段的救援工作于當地時間12日晚開始。
智利礦工救援回顧
8月8日,在智利北部沙漠地帶發生塌方事故的銅金礦外,工人安置用于救援的重型機械。8月5日,智利首都圣地亞哥以北大約800公里的圣何塞銅礦塌方,33名礦工受困地下大約700米處。8日,救援人員開始鉆鑿一個直徑12厘米的巷道,試圖確定受困礦工所處位置。
8月17日,被困礦工的家屬點燃蠟燭祈禱親人平安。當天已經是銅礦發生塌方之后的第12天,官方消息稱,由于地形復雜,對井下33名被困礦工的援救工作再度遭遇阻礙。
8月22日,在智利北部城市科比亞波附近,智利總統皮涅拉展示塌方銅礦被困礦工寫的“我們全部33人仍然活著”字條。 皮涅拉當天向媒體宣布,救援人員的測深鉆頭達到地下688米處后,被困礦工將一張手寫字條綁在鉆頭上,告訴救援人員,他們33人全部仍然活著。幾小時后,救援人員收到井下回傳視頻畫面,顯示礦工身體狀況好于預期。
8月26日,在智利北部城市科比亞波的塌方銅礦附近,被困礦工的親屬展示一名被困礦工在地下的畫面。智利圣何塞銅礦被困礦工26日晚通過攝像機向外界介紹在地下700米處的生活。他們每天開例會,閑暇時間玩骨牌。面對鏡頭,他們唱起國歌。圣何塞銅礦8月5日發生塌方,救援人員22日發現33名被困礦工的位置。救援人員打通數個通道,與這些礦工聯系并運送給養。這些礦工利用井上傳遞下來的一部便攜式攝影機拍攝大約45分鐘視頻。
9月1日,在智利科皮亞波附近的圣何塞銅礦,工作人員向媒體展示為受困礦工準備的熱飯菜。 當日,救援人員把肉丸、雞塊和米飯經由一條管道送至位于地面以下700米的33名受困礦工。這是他們被困井下26天后首次吃上熱飯菜,先前不得不靠葡萄糖凝膠和高蛋白牛奶維生。
智利礦業部發布的照片顯示,一名救援人員9月4日與被困礦工進行首次視頻對話。
9月18日,被困礦工維克托·薩莫拉的妻子科爾特斯閱讀丈夫從井下的來信時欣喜萬分。 被困礦工的救援工作9月17日取得突破性進展。智利政府證實,T-130型鉆機當天打通一條救援通道,朝救出33名礦工邁出了重要一步。
9月25日,在智利的科皮亞波,智利救援人員在對用來輸送被困礦工的鋼制艙進行檢驗。
9月28日,在智利圣何塞銅礦,被困礦工的親屬聽到距離完成挖掘工作還剩300米的消息時鼓掌歡呼。
10月7日,在智利北部阿塔卡馬沙漠中的圣何塞銅礦,工棚內擺放著被困礦工的圖片和帶有被困礦工親筆簽名的安全帽。
10月8日,被困礦工的親屬在智利圣何塞銅礦參加守夜活動。 當天,智利礦業部長勞倫塞·戈爾沃內說,預計救援通道24小時內打通,礦工有望下周升井。
10月9日,在智利北部阿塔卡馬沙漠中的圣何塞銅礦,救援人員打通一條深約625米的救援通道。
10月9日,在智利北部阿塔卡馬沙漠中的圣何塞銅礦,智利礦業部長戈爾沃內在新聞發布會上講話。 當天,救援人員打通一條深約625米的救援通道。智利政府說,礦工可能幾天內升井。
10月9日,在智利圣何塞銅礦礦難現場,中國工程師郝恒(右三)參與救援。 由中國設計制造并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SCC4000型履帶式起重機,經過2天的分批次運輸,于當地時間10月8日下午全部抵達智利“8·5”礦難所在礦區,中國上海三一集團智利分公司服務經理郝恒作為起吊作業技術服務工程師隨同設備一同抵達,參與救援活動,向智利救援人員提供技術支持。
10月10日,被困礦工維克托·薩莫拉的侄子丹尼爾·阿拉亞(中)為井下的叔叔和他自己慶祝生日。
10月11日,在智利圣何塞銅礦,救援人員試驗用于營救礦工的搭載艙。 當日,智利礦業部長戈爾沃內宣布,智利圣何塞銅礦的救援人員當天在救援隧道內進行了救人搭載艙的試驗,被稱為“膠囊”的搭載艙下降至610米并未出現問題,證明救人計劃有望順利完成。
10月12日,在智利圣何塞銅礦,搭載著第一名上井礦工弗洛倫西奧·阿瓦洛斯·席爾瓦的救人搭載艙順利抵達地面。 圣何塞銅礦被困礦工最后階段的救援工作于當地時間12日晚開始。
網絡編輯:mera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