翼城人口特區 一個縣塵封25年的二胎試驗
在放開“二胎”25年之后的山西翼城,人口增長率反而低于全國水平,以性別比例為代表的各項人口指標均優于全國水平
責任編輯:曹筠武
“人口生育有其自然規律,生活模式是什么,就決定了自覺地生幾個孩子。”如今翼城人早已不愿多生,翼城試驗的“自動失效”卻恰是翼城試點得出的最重要結論。
在放開“二胎”25年之后的山西翼城,人口增長率反而低于全國水平,以性別比例為代表的各項人口指標均優于全國水平。
從25年前開始,翼城人就可以有條件生育二胎。 (東方IC/圖)
專家稱明年五省試點放開生二胎。 (東方IC/圖)
在“二胎”生育放開政策尚處于半遮半掩之時,一個縣城已經悄然進入了“二胎”試點的第25個年頭。與“黑龍江、吉林、遼寧、江蘇和浙江五省將有條件放開二胎”這一消息一經披露即被媒體廣為報道不同,山西翼城的25年二胎試點卻是一段幾乎不為人知的塵封往事。
作為翼城1990年至2002年期間的縣計生委主任,馮才山見證了幾乎整個“二胎”試點的過程。在1985年,時任翼城隆化鎮鎮長的馮,第一次接觸到“二胎試點”的概念。
在縣招待所會議室,翼城縣計生系統和鄉鎮干部近百人被召集起來,由時任山西省社科院人口所所長梁中堂向干部們講解了在翼城試點“二胎”的辦法。
那正是整個中國尤其是廣大鄉村厲行“只生一個好”的年代,馮才山至今仍用“震驚”形容當時的心情——“大膽出位”,這是他對梁中堂的描述。
盡管幾乎所有的與會干部都同樣“震驚”,這一年仍然成為了翼城人口政策的轉折年。在后來的25年中,這個偏遠的農業縣將悄然實行與全國大部分地區不同的計劃生育政策——有條件地放開“二胎”。
在這個堅持至今的“人口特區”,25年之后,其人口增長率反而低于全國水平,尤為重要的是,以性別比例為代表的各項人口指標均優于全國水平。
對于翼城來說,25年試點無疑是一次成功的試驗,但無論是理論奠基者梁中堂,還是如馮才山一類的執行者,抑或是翼城試驗本身,至今仍然少為人知:其經歷少有公開報道;在計劃生育30周年人口政策面臨調整的消息見諸報端之時,與翼城試驗有關的人們也說不清楚,這是否與翼城的25年試點稍有關聯。
耀邦批示促成試點
胡耀邦親筆批示:“這是一份認真動了腦筋,很有見地的報告。”
在梁中堂講解試點辦法的時候,翼城人并未意識到這將是給整個縣城帶來重大變化的開端。
這一年,時任縣計生委主任的安斗生面對上級下達的計劃生育任務時常顯得焦頭爛額,而他的繼任者,當時還任鎮長的馮才山則面對情緒激動的村民,陷入令自己無比尷尬的斥責之中。
作為基層計生工作人員,他們很快因為1985年和梁中堂的到來,加入了這場不許聲張的全縣人口試驗之中,并見證了之后25年的變化。
馮才山記得,1980年代的翼城縣到處被計生標語所覆蓋。馬路邊、農民家的院墻上、鄉間的廁所外,這面墻上寫的是“國事家事計劃生育是大事”,那邊寫的就是“少生優生按照政策計劃生”。
他從上世紀70年代到2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王憐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