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刑的抉擇:“大義滅親”還是“親親相隱”

舉報親屬犯罪,被舉報的親屬在定罪量刑時可從輕處理。河北省高級法院這一量刑新規被輿論炮轟為“破壞人倫基礎的司法政策”

責任編輯:傅劍鋒

“大義滅親”舉報親屬犯罪,被舉報的親屬在定罪量刑時可從輕處理。河北省高級法院這一量刑新規被輿論炮轟為“破壞人倫基礎的司法政策”。

但有學者認為,河北省高院其實是為中國當下的刑事司法制度背了黑鍋。需要改革的是中國刑事法律,建議部分地恢復“親親相隱”,即近親對親屬犯罪可以不作證不舉報。但最高法院的一名法官認為這將不利于打擊犯罪。

網易有關“大義滅親”的民意調查 (CFP/圖)

“大義滅親”式量刑遭炮轟

“大義滅親”舉報親屬犯罪,那么親屬在定罪量刑時可從輕處理。河北省高級法院這一新規剛于本月初實行,就被輿論炮轟為“破壞人倫基礎的司法政策”。

最高人民法院從10月1日起,全面推行已經試點了一年多的量刑改革,河北高院的新規《<人民法院量刑指導意見(試行)>實施細則》只是其中一部分。該院對上級法院的司法政策的細化、創新舉措未引起公眾注意。公眾注意的是媒體報道中的這一段話:“為了鼓勵‘大義滅親’,《量刑指導意見》:‘被告人親屬舉報被告人犯罪,提供被告人隱匿地點或帶領司法人員抓獲被告人,以及有其他協助司法機關偵破案件、抓獲被告人情形的,可以酌情減少被告人基準刑的20%以下’體現了河北特色。”

輿論幾乎一邊倒。鳳凰網評論認為:這不僅僅背離人之常情和常理,容易導致削弱、損壞家庭成員之間的親情、倫理關系,也有以司法權力去誘導“滅親”,損害“親親相隱”傳統道義規范。

更有評論引用了孟德斯鳩在《論法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王憐花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