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專題】元·寶氏家族尋根記
父親在電話里告訴他:“我們是黃金家族的后裔?!睋Q句話說,寶斌的先祖,便是元太祖、一代天驕成吉思汗。
公元1162年,一個男嬰在蒙古斡難河畔的蒙古包里呱呱落地。他出生時右手握著血塊,“眼神如火,容顏生光”。這個嬰兒,就是后來金戈鐵馬征戰一生的成吉思汗。2007年,遼寧朝陽寶氏人家發現百年家譜 ;同年,成吉思汗嫡孫、內蒙古地區最后一位蒙古王爺奇忠義在呼和浩特去世;而后,鮑喜順、鮑爾吉·原野、鮑洪升等人相繼表明自己是成吉思汗后代的身份。
2007年5月的一天,身在廣州的寶斌突然接到父親寶儒林從上海打來的電話。一向天不怕地不怕的父親情緒有些不尋常,說話間,聲音顫抖得厲害。放下電話,生平第一次,寶斌感到滾燙的血脈在自己的身體里奔流不息。父親在電話里告訴他:“我們是黃金家族的后裔。”
換句話說,寶斌的先祖,便是元太祖、一代天驕成吉思汗。
寶昶
“13歲的時候,我就跟在父親身邊修族譜。至今,已經整整70年了。全國各地都有成吉思汗的后人來找我幫忙。每次為寶姓的人家續上了他們的家譜,我就覺得長舒一口氣—自己終于沒有辜負父親的遺志。”
前幾天,寶儒林還身在遼寧北票。他這次千里迢迢趕過去,為的是探訪一位叫做寶昶的老人。
寶昶快80歲了。早就退休的他本該在家安享晚年,但事實上,他卻有著與年齡不符的忙碌生活。前去拜訪他的人,幾乎把門檻都給踏平了。
寶昶的正職,是尹湛納希高中的教導主任。但在他的業余愛好領域,寶昶可謂德高望重。在北票,只要問起寶昶的名字,大部分人都會告訴你,就是那位能幫姓寶的人找著自己祖先的老人家。
和許多前來尋根的人不一樣,寶昶從小就知道自己是成吉思汗的嫡系后裔。這和他家詳盡的宗譜不無關系。說起來還要追溯到清朝康熙年間,北票后衙門里專管宗教和讀物的,正是寶昶的老祖宗。讀物里少了族譜可不行。于是老祖宗把族譜世代相傳,也總算為后代留下了最權威的歷史認證。
13歲那年, 已經能看懂中文和蒙文的寶昶,終于獲得父親的準許,開始跟著修起宗譜來。父親逝世那一年,寶氏宗譜剛修到一半。寶昶為了繼承父親的遺志,接過活兒就干了起來,這一干就是70年。
跟父親一樣,寶昶一有時間就到處收集有關寶氏家族的資料,一有機會就外出搞調查研究、遍訪專家學者。在父子兩代人數十年的努力下,修出來的寶氏宗譜詳細記載了寶氏家族超過1300年的血脈延續,自孛爾帖赤那始,至56代子孫達千余人。對他們而言,找到寶昶, 尋根這件事就成功了一大半。這一回,找到寶昶的是寶儒林。眼前這位年近六旬的老人從外地趕來,一路上很不容易。但當聽他說完自家對祖先那少得可憐的了解后,寶昶皺起了眉頭。
寶儒林告訴寶昶,自己家族對前輩的了解,僅僅只到祖父那一代。至于曾祖父叫什么,是不是成吉思汗的嫡系后裔,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瓦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