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專題】以上朝般的生活守候故宮
以上朝般的生活守候故宮
向斯
二十多年來,每天穿過皇城里蓋著琉璃瓦的紅墻,走進一個生長著海棠和玉簪花的院落。那兒是壽安宮,乾隆皇帝的母親生活起居的地方。他一直在從事宮廷歷史、宮廷版本方面的研究。每當從落滿塵土的古書中發現一篇有價值的文章、一件令人驚嘆的史料,就會欣喜若狂。
翻開那些紙已變黃的宮廷古籍和墨香猶存的檔案文獻,向斯覺得,歷史并不遙遠,仿佛就在眼前。有一次,他翻開清遜帝溥儀的練習冊,看到他在空白的練習冊上,用鉛筆十分清楚卻歪歪擰擰地寫道:“溥佳(溥儀堂弟,幼年曾伴溥儀讀書)是個瘋子。”
那一刻他心有惘然:風光二百余年的大清在溥儀手中滅亡了,可是,還是孩子的溥儀,不知道丟失江山的悲痛和羞恥,更不知道、也不會理會成群的遺老遺少正在為失去的榮耀而長吁短嘆。孩子就是孩子,不管是帝王之身還是平民百姓。
記者:對于一個皇帝來說,哪些特殊的生活器物是必備的、體現皇室身份的?
向斯:宣統皇帝溥儀的宮廷生活也很豐富,皇帝的特殊身份決定了他們在許多方面都是與眾不同的,特別是在色彩、衣服、宮室和器具方面,有許多禁區,皇帝之外的任何人都不許擅自使用,包括王子王孫和王公大臣。溥儀身為皇帝,他每天都要到毓慶宮讀書,到后宮給太妃請安,然后就是游樂御花園等消遣活動。
記者:皇室的家規——對于一個貴族家庭,必須秉承一些信條或者規矩,那么,中國末代的皇室貴族們,他們的家族信條是什么?
向斯 :醇親王的兒子載湉,是慈禧太后的外甥。同治皇帝去世以后,慈禧太后頒發懿旨,命近侍奉載湉入宮,選擇吉日在養心殿即皇帝位。面對突如其來的變故,一向老實本分的醇親王有點不知所措,聽了慈禧太后的懿旨,要宣自己的兒子入宮為帝,醇親王一下子昏死了過去。隨后幾天,他一直處于非正常狀態,身顫心搖,如夢如癡。隨后每當醇親王想到國事,想到太后,他就會感到恐懼,就會更加誠惶誠恐。他坐在自己的書齋之中,冥思苦想,終于悟出了什么。他飽鮫蘸濃墨,恭敬地寫下四個大字,告誡自己,也告誡自己的兒孫:“恭謹敬慎。”不僅如此,醇親王親書治家格言,懸掛在自己子女的房中,時時提醒他們,日夜告誡他們,滿招損,驕招禍。他的治家格言是:財也大,產也大,后來子孫禍也大。若問此理是若何?子孫錢多膽也大。天樣大事都不怕,不喪身家不肯罷!
記者:在清末鼎革的時代,對一個普通的皇室成員來說,皇室的生活發生了怎樣的變化?有沒有特別典型的人物例子?
向斯:清末皇室成員,最典型的人物,可能就是恭親王了。是咸豐皇帝的六弟。早在咸豐十年,他就接受照相,為自己照了一張冠頂寶珠公服像,那一年他27歲,這恐怕是他最早的標準照了。中日甲午戰爭期間,慈禧太后恢復了恭親王的職務。從此以后,他沒有了銳氣,變得十分順從了。他不再埋頭苦干,而是用更多的時間陪同慈禧太后游玩。光緒二十四年初,光緒皇帝急切想變法,恭親王盡力阻止,認為祖宗之法不可變。二月末,他的舊疾復發,終于病倒。臨終前,盯著光緒皇帝說:“對變法,當慎重,不可輕信小人言也!”
記者:為什么皇室的話題總是在大眾中長盛不衰,大家依然會對這樣的家族感興趣,愿意去想象?
向斯:我想,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一、身份特殊?;实凼侵粮邿o上的,皇帝的特殊身份也決定了皇室是天下第一家庭的特殊性。至高身份,讓野心家異想天開。二、地位尊貴?;实畚ㄎ要氉?,皇室也同樣享受著只有第一家庭才能享受的尊貴生活和特殊供應,皇家尊貴,令臣民們高山仰止。三、宮禁神秘?;实酆突实凵畹幕蕦m是人間禁地,任何人不得越雷池半步,否則,格殺勿論。因此,皇帝生活的皇宮稱為禁宮,明清時期,稱為紫禁城。禁宮, 一直籠罩在一片神秘的迷霧之中,皇帝之外的任何人都不知道皇帝及皇室生活的內幕。所以,越是神秘,人們越想知道內幕,越有興趣去議論和想象。有時,他們甚至會為自己的想法而激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