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遠的佩蒂·史密斯

佩蒂·史密斯經歷過這么多人生傷痛,她仍然充滿搖滾樂的爆發力,充滿對世界的熱情,并不時流露出小女孩般的靦腆與真摯的笑容。

責任編輯:馬莉

我重回紐約的革命現場CBGB,看史密斯的表演??粗_上的她,沒人會相信她已經接近六十歲,經歷過這么多人生傷痛。她仍然充滿搖滾樂的爆發力,充滿對世界的熱情,并不時流露出小女孩般的靦腆與真摯的笑容

 

當年她只是紐約街道上千百個無名詩人之一

2006年初的冬天,我在紐約哥倫比亞大學的表演廳,看佩蒂·史密斯(Patti Smith)和吉他手藍尼·凱(Lenny Kaye)的演出。史密斯緩慢地讀著她的詩,然后吉他開始加入,從簡單到逐漸激昂,她的朗讀聲也越趨高亢,仿佛一場幽緲深邃的性高潮般不斷攀升,不斷攀升,直到你分不清楚她是在唱還是在吟。這是一場最纏綿的交媾:詩歌與搖滾的交媾。

35年前的早春,這兩人在紐約東村的圣馬可教堂第一次合作表演。彼時的佩蒂·史密斯只是紐約街道上千百個無名詩人之一。這次演出她邀請了吉他手、樂評人藍尼·凱為她的朗讀伴奏。臺下觀眾只有幾十個人,這些在場者,見證了搖滾樂史上的傳奇夜晚:他們倆用文字的韻律融合三個和弦的節奏,宣告了一種新藝術形式的誕生,一種新的搖滾樂的可能。

史密斯首先是一名詩人,其次才是一位搖滾樂手。

高中時,她沉迷薩特、讓·熱內和爵士樂。畢業那年夏天,她在工廠的生產線工作,被疏離與寂寞包圍,在工廠附近的書店,她發現了一生的精神指引:法國象征派詩人蘭波。

1967年,史密斯來到紐約,一個屬于所有波西米亞族的天堂與幻影城市。此時的紐約正經歷一場又一場的藝術暴動。從上世紀50年代開始,繪畫上的抽象表現主義、文學上的垮掉的一代詩人,點燃了城市的欲火,而安迪·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