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十年,人口紅利仍在
據官方對人口的預測,這正是未來十年將要在中國發生的事情,勞動年齡人口增速將落后于總人口增長的步伐。
責任編輯:余力 助理編輯 溫翠玲
到2020年,中國仍將保證充足的勞動力給予。
最近在爭論什么?
自2003-2004年農民工短缺現象顯現以來,圍繞中國的人口轉變及隨之而來的對勞動力供給的影響的辯論一直處于聚光燈下。隨后的工資增長被認為是勞動力短缺的有力證據,引起人們擔心:中國已經達到或越過了“劉易斯拐點”,由此,勞動力無限供給的時代將要突然結束了。
這些擔憂似乎將變成真實的威脅——根據聯合國的預測,人口總撫養比(被撫養人口即兒童和老年人與勞動年齡人口之比)有望在未來幾年觸底,使人們對中國保持主要生產基地這一地位的能力產生嚴重懷疑。此外,工資不斷上漲和人民幣升值預期強烈又是另外的障礙,擠壓了已經微薄的利潤,傷害了中國出口商的國際競爭力。
事實上,勞動年齡人口增長率急劇下降的預期似乎已經成為未來十年中國經濟增長急劇放緩的最有力的論據之一。
悲觀情緒是如此廣泛并深植于一些中國觀察者的心中。2010年3月,商務部部長陳德銘樂觀地表示,根據商務部針對勞動力短缺問題的分析,中國仍然可以享受另一個十年的“人口紅利”。相當多的觀察者對此表示懷疑。
我們的理解是,在中國政府為第12個五年規劃(2011-2015年)做準備的過程中,一個關鍵并且有效的設想是,在未來十年,人口因素將繼續對中國有利。
擔憂:逐漸消失的“人口紅利”
“人口紅利”指的是有生產能力的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高,促進經濟發展。當一個國家從最初的農業社會(高生育率和死亡率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wangq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