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值——通脹壓力下的中產階級資產保衛戰

面對物價上漲,手有余錢的中產階級,依然青睞房產、股市和貴金屬來保值增值,不過這次,房市的戰場從一線城市轉到二三線城市。

責任編輯:吳立波 助理編輯 溫翠玲 實習生 杜蕾

面對物價上漲,手有余錢的中產階級,依然青睞房產、股市和貴金屬來保值增值,只不過這次,房市的戰場,從一線城市轉到二三線城市。

再過一年,王剛在廣州讀研究生的女兒就要畢業了。10月初,他本想給女兒在廣州買套房——這已經是他的第四套房子了——沒想到,幾天后,廣州出臺了“限購令”。

沒有廣州當地戶口和社保,王剛準備好買房的錢又“閑”下來了,王剛不得不重新盤算。

■鏈接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出現了多次通貨膨脹,主要發生在1980年、1984-1985年、1987-1989年、1993-1995年、2003年,從1978年到2010年,33年間,中國的CPI大約上漲了6倍。

其中1987年到1989年的通張由當時的價格“創關”觸發,引起嚴重的搶購潮;1993-1995年的通張和隨后緊縮,造成大規模銀行壞賬,以及隨后的國企整體困難,引起90年代后期嚴重的失業下崗和社會問題。
轉投股市

身為貴州省都勻市一家三甲醫院院長的王剛,月入一萬五,同在一家醫院工作的妻子收入也不低。在這個三線城市,他們屬于“有錢人”。

王剛打算再去買輛車,但轉念一想,車不比房,不保值反而會跌價,與其買車,不如存銀行。

但存銀行也不劃算。雖然上周央行剛剛宣布加息25個基點,但相比CPI(消費者物價指數),仍然是小巫見大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wangqian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