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兩岸一起賺全世界的錢了”
“不僅是大陸的崛起,兩岸共同努力、共同崛起的時刻已經來了!”連戰這樣宣稱。
責任編輯:吳立波 助理編輯 溫翠玲 實習生 杜蕾
編者按:
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的簽署,讓臺灣經濟在世界危機后逆勢飄紅,形成近年少見的快速增長局面,與陳水扁時期兩岸關系僵局中的低迷增長,形成鮮明對比。
事實證明,兩岸和則兩利!
世界經濟危機之后,發達世界一片泥淖,前景灰暗,全世界都把目光轉向中國。
目前,中國大陸和臺灣,都處在產業升級轉型的關鍵時期。臺灣在上世紀70年代后已經成功完成的第一次產業升級,可以為中國大陸提供借鑒,而中國大陸龐大的的科技資源,又是臺灣繼續升級的最大寶庫。
現在,兩岸企業家都已清晰認識到,在中華民族重新崛起的過程中,有效依托大中華經濟圈市場,完成兩岸產業和科技資源的整合,將給兩岸人民帶來福祉,將重建中國人世界領先的國際競爭力。
有了和平才有機會,這是60年來臺灣最大的改變。
這一輪中國大陸和臺灣的競爭將決定未來兩岸新的產業分工格局,這將是臺灣60年來面臨的最大變局。
“不僅是大陸的崛起,兩岸共同努力、共同崛起的時刻已經來了!”上周二,連戰這樣宣稱。
在臺北舉辦的第八屆華人企業領袖高峰會上,施振榮在演講中幽默地說:頒給我終身成就獎,我感覺是讓我別做事了,可我還想、也還在做事??! (南方周末記者 向熹/圖)
和平紅利
門打開了,世界進來了。
這是臺灣許多精英人士現在最真實的感受。
臺灣領導人馬英九的感受更深。他看到,臺灣終于有機會出席缺席了38年的世界衛生大會,參加被拒絕了6年的世界政府采購協定。
更重要的是,在今年6月底與大陸簽署了ECFA(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之后,不僅和大陸的經貿往來制度化,也加速了臺灣融入世界經濟。“ECFA之后,臺灣在整個東亞或者世界經濟版圖上的地位,已經跟以前不一樣了。”上周一,在臺灣著名雜志《遠見》在臺北舉辦的“第八屆華人企業領袖高峰會”上,馬英九說,“很多國家看到大陸愿意跟臺灣改善關系,覺得他們為什么不可以呢?因此,這方面跟我們接洽的國家也越來越多!”
這輪金融危機和兩岸合作大格局幾乎同時發生。在金融危機之初,外需占經濟總量高達67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wangq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