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想讓他被歷史埋沒”——抗美援朝的民間紀念
60年過去,許多烈士至今長眠在異國的土地上。他們的親人們,至今仍未放棄對親人的尋找。他們從來都沒有忘記。
責任編輯:李梁 曹筠武
志愿軍老戰士在鴨綠江畔追憶戰爭歲月緬懷戰友。 (CFP/圖)
抗美援朝60周年之際,民間對抗美援朝死難者的悼念悄然升溫。鄭州成立了志愿軍老兵之家,重慶老兵在清明節后去朝鮮舉行悼念活動。而沈陽志愿軍烈士陵園的工作人員,發現民間自發悼念的人比以前多了不少。
“我不想讓他被歷史埋沒。”在國家環保部工作的官員牟廣豐說。3個月前,他從家里門廳上的柜櫥里,取出二哥牟敦康的遺物,都是他與親友們的往來書信。
牟敦康是解放軍最早一批空軍飛行員,畢業于東北老航校一期,1951年10月參加抗美援朝時任空軍飛行大隊長,戰斗英雄張積惠和趙寶桐當時是他的副手。11月底大和島戰役中,他在和聯合國軍的交戰中駕機墜入大海,參戰時間只有40天。
至今,他和他的戰鷹依然沉睡在海底,“距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瓦特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