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辦者:凡爾賽宮不光是一成不變的壁畫
守舊者不喜歡當代藝術,只對過去時的藝術感興趣。當年米開朗基羅、貝多芬都曾經被人詬病,那些藝術家在世時都讓很多人不順眼。
責任編輯:袁蕾 實習生 向婷婷
羅朗·布魯納 法國凡爾賽宮演藝公司總經理
你看凡爾賽宮中的畫像,幾乎沒有人物微笑
南方周末:為什么會想到選擇村上隆作品在凡爾賽宮舉辦展覽?
布魯納:在凡爾賽宮舉辦當代藝術展,已經有6年了,但是專門的個人展是從2008年才開始。這個想法最初來自凡爾賽宮館長讓-雅克·阿亞貢,讓當代藝術和代表歷史的建筑展開對話。從2008年杰夫·昆斯展到今年,想法證明很成功。
南方周末:村上隆作品中的什么打動了凡爾賽?
布魯納:在凡爾賽宮舉辦當代藝術展的目的,并不是想煩擾游客。歷史上,凡爾賽宮就保持了生動活躍,而不是死氣沉沉的博物館 。路易十四周圍有一批活躍的藝術家,比如反叛不羈的莫里哀、拉辛,還有其他音樂家、畫家,在這里不斷進行新的藝術創造,可以說是某種意義上的前衛,今天的杰夫·昆斯或者村上隆和他們地位大致相當。只不過當時因為地域遙遠,法國和日本的藝術家不能像今天這樣接近。
其次,村上隆的色彩運用和凡爾賽宮不一樣,但是就像鹽和糖可以在同一盤菜中調味,我們也可以將村上隆鮮明的現代色彩和皇宮氤氳的色彩放到一起。而當他的作品中運用銀色或者金色時,和皇宮的融合就完美無缺了,惟一的差別就只是它們的形狀。
村上隆展示給我們那些令人吃驚的形狀,人們會問為什么青蛙會有一個大腦袋,為什么這里有一圓點,那里會使用某種顏色,花兒又總是笑顏常開。但是又為什么不呢?你看凡爾賽宮中的畫像,幾乎沒有人物微笑,但是這就是那個年代的風格,正式肖像中人物不能笑。
羅朗·布魯納說,中國人是當代藝術品的重要買家。采訪第二天,法國《費加羅》報報道:“中國在藝術品拍賣市場上已經超越法國,成為位居世界第三的大國。” (劉敏/圖)
南方周末:你從村上隆作品中獲得的最大收獲和啟發是什么?
布魯納:是他將許許多多形狀放在一起時的關系展示。一朵朵的花在那,不是簡單把它們復制放到一起,花在這里意味著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方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