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異不求同

  出國前學會了“Multi-culture”(多元文化),一個重要單詞——總是出現在“雅思”的寫作題中。對付這個論題,各路“烤鴨”(雅思考生)早已背好“求同存異”、“相互學習”等套句,就是在夢里也能炮制出一篇觀點成熟的作文。來到倫敦后才知道“文明的沖突”不是那么好對付。
  第一次遭遇文化沖突是在我租住的韓國家庭里。這個家庭一共4口人,房東夫婦、18歲的女兒14歲的兒子。虧了互聯網,房東太太日日沉浸在韓劇的家長里短中。如果不出門,恐怕她都不記得自己住在英國。而作為一個BBK(英國生韓國人),18歲的女兒即便是照鏡子,也不一定記得自己是個東方人——她化了倫敦時興的黑圓圈妝。房東太太每天做傳統的韓餐,女兒單開小灶做色拉;房東夫婦每逢節假日就在家唱韓語卡拉OK,女兒則躲在房里和朋友大打電話。
  小摩小擦終于在“找什么樣的男友”這話題上突變成大戰。按照房東夫婦的想法,女兒的男友絕對不能是“老外”。這個打擊面還挺廣,倫敦75%的本地人口已經被排除在外,另外25%的外來人口中,澳洲人、西班牙人、墨西哥人、印度人……全部過濾,最后只能縮小范圍到他們居住的韓國城。爭論進入白熱化,女兒突然掀翻桌椅,推倒書架,并用英文大罵臟話,跑進房間不斷尖叫,效果非常震撼。
  本著“家丑不可外揚”的東方哲學,房東夫婦開始默默打掃戰場。不過鄰居可不懂東方哲學,聽到叫聲后馬上報警,弄得房東夫婦恨不得鉆進地縫里。警察也不懂東方哲學,來了發現是家庭糾紛,仍不撤退,繼而找來市政局的人員和女兒聊天。最后發現問題竟出在語言不通上:女兒說自己只懂基本的韓文,而房東夫婦雖然移民英國多年,但一直在韓國人圈子里工作,英文并不熟練。不得已女兒只好用國際通用方式——身體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意見。
  房東一家的矛盾夾雜代溝問題,同齡人間的摩擦才純粹是文化混戰。以我讀的班為例,34個學生4個導師16個國籍12種語言。項目分組討論一旦爭執不下,就會互相攻擊英文水平——“你到底懂不懂英語?”“是你的英語太爛,說不清楚!”——甚至文化背景——“你這套在中國行得通,在荷蘭就死定了?!薄袝r導師也不能免俗——“再不拋開你的西班牙思維,論文一定不及格?!闭麄€教室里充滿了怒氣沖沖的西班牙語、葡萄牙語、漢語、韓語、希臘語……誰當了項目經理,就和外交部長一樣忙,天天處理國際糾紛。
  好在大家一般只停留在耍嘴皮子的階段,項目結束后,全班同學也會入鄉隨俗,用倫敦人的方法解決矛盾——去酒吧大喝一頓,忘掉所有糾紛。硝煙散盡,竟然還開出幾朵愛情小花。我們班上就培養出了中國-西班牙情侶、希臘-韓國情侶、英國-黎巴嫩情侶。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