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當代作品有什么好講的”:曹禺的戲劇與時代》的致歉和說明
2010年10月21日,本報22版刊出《“當代作品有什么好講的”:曹禺的戲劇與時代》后,受訪者晏學先生對該文的編輯處理方式提出了異議與批評。特做如下說明:
?
報道初稿以“綜述+提問+回答”形式呈現,后因版面原因,編輯去掉了其中的“提問”部分,精簡了“回答”部分;見報時“綜述+口述”只按本報慣例以字體進行區分;同時刪掉了原稿中一句說明文字——“為方便讀者閱讀,記者對作品之外但又跟作品相關的曹禺先生的現實人生做一點資料性的補白”,給受訪者和讀者造成了某種理解上的困擾,特此致歉。
?
第經晏學先生提醒,我們將在以后的“綜述+口述”報道形式文末,以“楷體部分為受訪者口述,其他部分為記者所寫”的文字標注,以免誤會。感謝晏學先生接受本報的采訪并提出批評指正意見!
?
南方周末文化部
?
2010年11月2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