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部:“肖氏反射弧手術”有效性證據不足
衛生部表示:該技術的安全性、有效性的循證醫學證據尚不足,是否適用于臨床應用還要進行充分的論證。
衛生部就華中科技大學教授肖傳國的“肖氏反射弧手術”作出明確表態:該技術的安全性、有效性的循證醫學證據尚不足,是否適用于臨床應用還要進行充分的論證。
昨日(11月9日)下午,衛生部舉行例行新聞發布會,會上首次就華中科技大學肖傳國的“肖氏反射弧手術”作出明確表態:該技術的安全性、有效性的循證醫學證據尚不足,是否適用于臨床應用還要進行充分的論證。
衛生部例行發布會上,新聞發言人鄧海華在回答《財經》雜志記者提問時表示,“衛生部組織專家進行了多次研究,國內權威的專家們認為脊髓神經損害患者的排尿問題是一個有臨床需求、技術難度很高、國際上尚未完全攻克的醫學難題。利用人工體神經—內臟神經吻合術(編者注:即肖氏反射弧手術)解決這個難題是一項探索性的研究,目前,這個技術的安全性、有效性的循證醫學證據尚不足,對這個技術是否適用于臨床應用,還要進行充分的論證”。
對于上述手術產生的醫療糾紛,鄧海華稱應該按照國家的有關法律法規處理。
同日,最早介入“肖氏反射弧手術&rdqu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flyingwater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