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油荒”后的經濟亂麻
除了“拉閘限電”這個新原因,目前的柴油荒既反映了中國長期的油價形成機制和寡頭市場結構的問題,又是濫發貨幣不斷推高資源價格這一國際經濟環境的反映。
責任編輯:吳立波 實習生 羅瓊
除了“拉閘限電”這個新原因,目前的柴油荒既反映了中國長期的油價形成機制和寡頭市場結構的問題,又是濫發貨幣不斷推高資源價格這一國際經濟環境的反映。
11月5日,南昌一家加油站排隊加油導致交通阻塞 (Phototex/圖)
大排長龍,跑了幾個加油站才加滿油,加油時需要給小費……本用于工業、運輸等用途的柴油,在江浙、福建、內蒙古等地區,一時洛陽紙貴。
恐慌和油價上漲預期,使柴油荒已蔓延至全國。
四川德陽金河磷礦礦長陳誠向南方周末記者表示,即使當地沒有限電,但從二十多天前開始,柴油的使用非常緊張。該礦的運輸隊伍購買柴油的價格為9000元/噸,超出全國零售均價1500元以上。“每次購買十來噸,半個月就用完了。”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對于中國幾年就爆發一次的“油荒”而言,這次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后,被稱為“前所未有”的最大規模“柴油荒”與2007、2004等年份的油荒,歷史何其相似,但細看,卻有自己的特點。
夾縫中的民營加油站
11月9日,云衛民在到處聯系煉油廠,希望能讓自己旗下的四家加油站度過這輪“柴油荒”。
云是山東臨沂魯南汽車城加油中心副總經理。三年前爆發的“油荒”,讓全國逾4.5萬家民營加油站的三分之一被迫關門。他是那一輪“倒閉潮”的幸存者。
經歷過風浪的云衛民,對民營加油站的生存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必須為自己多準備出路。眼下,他從地方煉油廠以8000元/噸的批發價購入柴油,保證自己還有油可供。“就算不掙錢,也要熬過這一關。”據他的了解,部分民營加油站因為柴油無利可圖而干脆歇業了。而他深知,此時偏偏不能放棄。否則就會被油荒逼出這個行業。
但也有自動選擇停止供應柴油的加油站——“批零倒掛”的現象,讓他們不得不如此:截至11月8日,柴油批發均價達7765元/噸,而全國最高零售價均價7480元/噸。這意味著,加油站會越賣越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L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