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運來信
責任編輯:蔡軍劍
贊一聲
這次亞運,廣州的很多做法(諸如免費公交、免費WIFI)令人耳目一新,感覺廣州政府特別“敞亮”(大方)!
(哈爾濱 張晨 英文記者)
廣東政府給予輿論的寬容、包容性是比較大的,正是有了比較,才讓我們有了期待,期待越變越好。
(山東濱州 賈仁義 職員)
生活在廣州的這三年多時間里,經常在本地媒體上看到對一些擾民、浪費、官僚主義甚至腐敗問題的報道。而我那些在外地的親戚朋友,也非常欣賞甚至嫉妒廣州亞運籌備過程中媒體、民眾與政府的良性互動。
(廣州 趙愛民 編輯)
奧運會時,很多同學還有學校都會組織活動;世博會,有很多同學前往上海;亞運會,我沒在學校見到相關活動,只是媒體上時有消息。也許像現在亞運這樣保持熱度又不過火,更讓人舒心。
(infzm.com網友:cluxin)
在全民免費乘坐公交地鐵措施實施一周后,廣州表示,將停止免費,改為發放交通補貼。對這事,我持肯定態度。有多少地方政府犯了小錯死不承認,進入罪錯遞增機制,錯上加錯。廣州政府能及時自我修正,挺贊!
(infzm.com網友:lyh6689030)
到時,請多給亞洲鄰國的運動員一些應有的掌聲。禮貌的掌聲和喝彩的掌聲都需要!作為分管體育的副市長,我準備去現場感受一下亞運會的運營和管理,以借鑒好的做法,為我們今后開展工作積累經驗。我覺得監督批評才能讓亞運更成功,廣州媒體就做得很好。特別是在亞運會之前,媒體的報道可以使問題發現并解決于萌芽狀態,從而促使亞運會召開之后,一切真正做到盡如人意。媒體客觀全面的報道,會使得大眾有一顆平常心。而平常心,恰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wu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