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運在中國
15歲的江蘇鹽城建湖縣小姑娘顏海霞在1987年寄給“張百發叔叔”一封信,并在里面夾了1元6角錢,成為全民資助亞運會的第一筆捐款。
1990年初,《人民日報》在一期報紙中刊登了一則“尋人啟事”——“尋找亞運第一捐款人”。 15歲的江蘇鹽城建湖縣小姑娘顏海霞由此被找到,她沒有想到自己在1987年寄給“張百發叔叔”的信,并在里面夾了1元6角錢,會成為全民資助亞運會的第一筆捐款。
1990年9月,顏海霞被邀至北京,親耳聽到了滿大街高唱著“山是高昂的頭、河像熱血流、樹都根連根、云也手握手”,她覺得“詞真美,調子真激昂”。而這首宣傳曲,因為膾炙人口,也超越了真正的主題曲《燃燒吧,火炬》。以至于到現在都有人相信,那一年的北京亞運會主題曲就是劉歡和韋唯演唱的《亞洲雄風》。
1990年9月22日,第11屆亞運會在北京開幕。這是中國首次舉辦國際綜合性運動會。當時的國內作家們以“等待了五千年”來描繪中國民眾迎接北京亞運會時的心情,而此時的日本和韓國都已經舉辦過世界性的奧運會。恰恰是兩年前的漢城奧運會,中國體育代表團僅收獲5枚金牌。
為漢城雪恥
1988年9月,第24屆夏季奧運會在韓國漢城開幕。
賽前,由于上屆未參賽的前蘇聯及一批東歐體育強國悉數亮相漢城,參加的國家和地區達到160個,使本屆奧運會成為東西方體育強國自1976年蒙特利爾奧運會后的第一次全面較量。中國體育部門知道很難再現洛杉磯奧運會金牌總數第四的輝煌,不過仍有望收獲10枚金牌,位列金牌榜第六左右。而中國的一些體育媒體則進行了更大膽的預測:由于中國隊這幾年在游泳和賽艇等項目上有了長足的進步,至少也得拿個15枚左右的金牌。更有甚者:如果只拿此數,就意味著這幾年沒有進步,得拿到20塊金牌才算滿意。反正沒有一個人估計在10枚以下的。
大家期待許海峰可以再次打響奪金第一槍,李寧奪標不在話下,女排冠軍非我莫屬,乒乓球機會多多,何況還有舉重、游泳、跳水,東方不亮西方亮,應有意外之喜。甚至足球也有可能小組出線,坐四望三……
所有人都忘記了《強國夢》的“危言聳聽”, 《中國體育報》還在奧運軍團出征前發表文章,稱趙瑜寫《強國夢》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漢城奧運期間,一家媒體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flyingwa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