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西調”未經審批立項
“海水西調”項目尚未經國家發改委立項,先期工程已破土動工。相關人士指出,“引渤濟錫”無關“引渤入新”。
一項被戲稱為“喜馬拉雅開口子”的浩大工程,似乎正躍躍欲試。
此前的11月5日,據本網報道,“陸海統籌海水西調高峰論壇”討論了“海水西調引渤入新”的想法,即從天津附近的渤??谌∷?,通過玻璃管道將海水經內蒙古后調入新疆。而“海水西調”設想包括內蒙古、新疆和甘肅三省區,其中內蒙古的錫林郭勒盟(下稱錫盟)已率先推出了海水淡化循環經濟產業項目(即“引渤濟錫”),一期工程投資628億。
但近日多家媒體調查發現,“引渤濟錫”與“引渤入新”并無實質性關聯,前者既定的調水路線與后者的設想完全不同。而“引渤濟錫”的核心工程“海水西調”,也尚未獲得發改委審批。
“濟錫”無關“入新”
內蒙古錫盟發改委海水辦處長趙平,兼任錫盟引海水淡化循環經濟產業項目前期工作推進領導小組的辦公室副主任。他對經濟觀察網表示,媒體所指的“海水西調引渤入新”只是錫盟一直推行的海水淡化項目,與新疆無關,如果有關,也只是共同引用渤海而已。
接近新疆自治區水利廳水政水資源處人士也表示,“引渤入新”尚在民間層面研究,官方并未制定相應的相關計劃。他認為,即便方案可行,但海水淡化的成本過高,以目前的新疆財政來看,執行起來也需國家扶持,況且大量利用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flyingwater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