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企業責任行動”啟動儀式
專訪楊美虹女士
11月12日,大眾汽車集團(中國)、中國工商銀行、百事(中國)、青島啤酒、歐萊雅(中國)、通用電氣、海爾集團、蒙牛乳業集團、聯想集團、搜狐公司等各行業領袖企業聯合發起為期三年的“低碳企業責任行動”,并在北京舉行了盛大的啟動儀式,以更有效地推動中國低碳經濟實踐和發展。為此,南方周末中國企業社會責任研究中心專訪了大眾汽車集團(中國)副總裁楊美虹女士。
問:楊總,“低碳企業責任行動”發起單位一共10個,內部怎么分工的?
楊美虹:我們有一個想法是最好是在每一個行業中,剛才說了我們的發起單位都是每個行業最好的企業。那么,至少你要在這個行業里起到表率作用,你要在行業里面能夠帶領這個行業創造一些新的標桿或者說創新計劃,然后在你的行業里進行推廣。
所以,從現在啟動以后會有很長的時間,不是一次性的,這個項目是要分三年做下來的。最后一年,我們希望每一個行業都會出一個低碳環保的白皮書,介紹你在這個行業里有什么樣的變化。
問:那這10個企業之間是跨行業領域的合作伙伴嗎?楊美虹:可以跨行業也可以在行業里面。
也許對跨行業的企業來講,比如說汽車行業、電器行業從我們這邊也會學到一些東西。比如說,我們的綠色工廠的概念,我們的工廠在設計階段就考慮到地下水的保護,還有周圍動植物的保護。我們內部叫22條軍規。我們有22條綠色工廠的準則。而且我們公司從今年開始又有一個“藍·創未來”,也會細分到工廠里。工廠里水的處理、廢物的處理有一套很詳細的規則。在中國新建的幾個工廠是全套都有的。如果建好了以后應該是大眾全球最環保的工廠。因為這些新東西只有在新工廠做才可以做得更好,起點一下子就上去了,在老廠只能做局部的改造。
綠色、低碳的概念,我覺得每個企業應該從他整個的生產鏈上來梳理,會發現其實有很多的機會。比如說大連的發動機廠,大家知道發動機組裝完了以后一般出廠之前就要點火,每一臺都要測試。以前測試肯定是要放油進去,這樣一點一剎那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是很高的。所以大連的發動機廠是用冷啟動,用電子的裝置代替真正的熱啟動,所以它是沒有二氧化碳排放的。但是,整個的系統又看到了。應該說目前國內的發動機廠是沒有的,只有我們有。我們自己稱之為冷啟動,用汽油點的叫熱啟動。
問: 楊總,明年這個時候我們就一周年了,我們期待能達成什么樣的目標?
楊美虹: 我不能說明年具體的成果?,F在有8個低碳的試點城市,這8個試點城市我們會有計劃跟這些城市做活動。
通過業界來實現,不是說直接跑到某個城市跟政府做活動,我們會更多跟企業結合起來。因為8個城市本身有這方面的要求,那么這樣溝通起來會比較容易。如果說一些城市沒有覺得這是主要的任務做起來也比較累。
問:大眾汽車的“暢想綠色未來”的活動,跟這個活動有沒有相關性?
楊美虹:目前沒有相關性??紤]“暢想綠色未來”這個活動的時候還沒有今天的“低碳企業責任行動”。不過這給了我們一個啟發,其實很多的東西如果大家一塊來做的話會更有意思,而且可能會給我們意想不到的效果。因為都是在做環保,在做企業社會責任。
當然,這個平臺是很多公司在一起做,暢想綠色未來是我們獨家做的,但也不是說不可能。
比如說到這8個試點城市去,如果說又有綠色學校,我們也可以帶著專家去綠色學校講課。因為企業里做這個,除了生產方面的還有一些企業社會責任的問題,也可以做。
現在從大眾來說,我們把公益這塊的比重放得比較低一些。因為現在對公益的覺悟企業都是很高的,公益對我們尤其是我自己來講要求是很低的。就是給一筆錢,基本上這筆錢怎么用由第三方來做,企業的參與度并不是很高。
我們的要求更高一些,我們希望能帶動企業的人來做,比如說有工程師和同事在里面。
我們說得最形象的話是,一件事情一定要出汗,出汗了以后才能對它有深刻的體會。不能說捐了一筆錢連捐的地方都沒有去過,這樣熱愛和憧憬是少的,對企業來說真正的價值也會低一些。
所以我覺得你剛才告訴我覺得這個我覺得很好。我覺得這兩個項目可以結合。
問:楊總,您這么多年做公益、環保已經成為大眾汽車的一張名片,您覺得您這么多年做環保,您個人最深得體會是什么?
楊美虹:我覺得,第一,是把它跟企業的核心價值連接起來。
不能說公益就純粹地做公益,也不管你的業務,這樣的話公司內部會有很多人問為什么做這個呢?比如說大眾汽車有兩個項目,一個是暢想綠色未來去學校講環保,還有一個項目是大眾安全路,這跟汽車產品是密切相關的。
我覺得首先切入點要好,不能為了做公益而做公益,我覺得一定要找到切入點和關聯,而且這個項目一定是要跟核心的業務,和企業的核心價值是有關聯的。
對我們來說,企業倡導責任,倡導關愛,我們的核心價值里面就有這樣,這是密切相連的。
第二,我覺得一定要企業的高層和企業的員工要有參與。我說的一定要有人出汗,再一個是一定要有付出他才會有深刻的認識。
另外,如果不講大眾的層面,我覺得企業的社會責任不是公益,公益不能涵蓋所有的東西,我覺得企業的社會責任分幾個層面。
首先是依法納稅,法律要求你做一個合格的企業公民你必須要做好。
然后你有精力、能力、時間再為社會做一點,做多做少都可以,我們都鼓勵。但你首先把自己的核心業務做好。我覺得這塊媒體可以做很多事,輿論的引導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