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明年以PPP換算GDP

經國務院批準,我國明年將首次全面參與新一輪世界銀行組織的國際比較項目(ICP)活動,使得我國GDP可以通過購買力平價換算,與其他國家進行比較。中國國際比較項目部際協調小組已經成立,由國家統計局、財政部和國家發改委等10個部門參與。

經國務院批準,我國明年將首次全面參與新一輪世界銀行組織的國際比較項目(ICP)活動,使得我國GDP可以通過購買力平價換算,與其他國家進行比較。中國國際比較項目部際協調小組已經成立,由國家統計局、財政部和國家發改委等10個部門參與。

ICP是一項全球性統計合作項目,主要目的是測算各種貨幣的購買力平價(Purchasing Power Parity,簡稱PPP),以便用PPP作為轉換系數,將各國國內生產總值(GDP)轉換為用統一貨幣單位表示,從而比較和評價各國的實際經濟規模和結構。

2011年為全球新一輪ICP活動的調查基準年。從2011年1月開始,全球約180個國家和地區將同時開展ICP調查,整個活動預計于2013年年底結束。2011年開始的新一輪ICP項目主要有三個目標,其中之一是提高發展中國家的統計能力,特別是國民核算和價格統計能力,改善宏觀經濟數據的可比性。

有專家認為,單獨比較以購買力平價計算出的GDP數據,意義并不大。“無論以哪種方式計算的GDP,都是總量GDP,總量GDP只是國家經濟實力的一個方面。比如,從整體經濟實力來看,包括經濟結構、增長方式、發展階段、人均GDP等,中國依然與發達國家有很大的差距。”人大經濟學院副院長劉元春表示。

另有專家認為,人均GDP也有局限性,它只能表明一個國家經濟的整體產出值,而不能直接作為普通人生活水平的尺度。其他指標如公共服務的質量和水平等都很難測定,而且人均GDP并不能表明財產分配是否平等。所以,即使是用購買力平價換算過的人均GDP數據也要謹慎使用,因為它只是生活質量的眾多參考標準之一。

國家統計局局長馬建堂表示,全面參與ICP國際統計活動有利于更加客觀地評價我國的經濟規模和國際地位,也有利于增強我國統計能力建設。

中國人民大學國民經濟管理教授鄭超愚表示,我國是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重要股東國,經濟運行狀況備受國際社會關注。由于近年來主要經濟體貨幣匯率波動頻繁,因此在各國綜合實力比較中,用匯率換算GDP存在的失真問題越來越突出,需要計算另一種較合理的GDP。鄭超愚認為,一些別有用心者會使用一些數據渲染“中國威脅論”等論調,這可能也是我國全面參與ICP國際統計活動的一個原因。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