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文學獎的民間爭議
車延高的獲獎,使詩歌和魯迅文學獎共同成為公共話題,引發廣泛關注。
責任編輯:平客 實習生 趙大偉
11月9日,第五屆魯迅文學獎在紹興頒獎。20天前,獲得魯迅文學獎詩歌獎的武漢詩人車延高因其官員身份備受矚目。“我看了車延高的詩歌,看到比較好的,比如寫汶川地震的,也看了最差的,歌頌幾個女明星的。我的看法是:他最好的詩也不過質量平平,寫得差的,當然很平庸。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我同意網友更為嚴厲的意見,這是魯迅文學獎的恥辱。”詩歌評論家孫紹振告訴南方周末記者。1980年代初,孫紹振以《新的美學原則在崛起》推動了朦朧派詩歌崛起。
車延高的獲獎,使詩歌和魯迅文學獎共同成為公共話題,引發廣泛關注。
車延高成為第五屆魯迅文學獎獲獎者中最受關注的作家。11月9日晚,他參加了在紹興舉行的頒獎典禮,從頒獎嘉賓手中接過了獎杯。 (CFP/圖)
“斯大林也寫詩,也不想當大老粗”
“羊羔體”出來后,車延高曾自己辯解,《徐帆》、《劉亦菲》并不是他獲獎詩集里的作品。實際上引發這次網絡狂歡的一個重要因素是車延高的武漢市紀委書記身份。
“在詩歌面前,官員和流浪漢是一樣的。”韓作榮告訴南方周末記者。韓是本屆魯迅文學獎詩歌類終評委,1978年起先后任《詩刊》社編輯、《人民文學》前主編,也是首屆魯迅文學獎(1996年)“詩歌獎”的獲得者。
韓作榮對車延高投了贊成票:“在報送詩歌類作品的127部詩集中,作者是官員的,不止他一位。車延高的詩放在入圍的水準看還是上乘。我投票,沒有看他是不是官員,只看詩。他寫對女兒的愛,寫對饑餓的感覺,對一個饃的向往,還是非常的痛切。要求一個詩人寫得好沒錯,但不要因為他是官員就起哄。”
韓作榮強調,魯迅文學獎詩歌類終評委有11名,車延高得票夠8票,超過勝出所需要的三分之二的票數。
“官員為什么不能寫詩?一個寫詩的官員可能比不懂詩歌的人更有趣味。”從1970年代起,一直進行現代詩歌探索的詩人多多對官員寫詩有自己的看法:“我經常能見到寫詩的官員,他們非常熱愛詩歌,這是好事。詩歌也是金字塔型的建筑,沒有廣大的基礎性的東西,高層何從建立?”
但多多反對詩人以寫詩謀取私利:“詩人社會是一個江湖,在詩人社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方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