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機密”出籠記
國家秘密”由誰定、怎么定?日前上海的一起行政官司表明,這很簡單,政府某個部門開個會、敲個章就可以了。
責任編輯:李梁 傅劍鋒 助理編輯 溫翠玲
正常情況下,國家涉密文件的秘密性隨著時間推移而減弱,文件保密期限滿就會自行解密。
但在上海市衛生局,一份曾四處傳播的文件,在發出6年后搖身一變,成為“國家機密”。更令人驚奇的是,這份“機密”文件竟然可以在法院檔案室查閱——
“國家秘密”由誰定、怎么定?日前上海的一起行政官司表明,這很簡單,政府某個部門開個會、敲個章就可以了。甚至之前沒有密級的文件,也可以隨時成為“秘密”文件。
我說它是機密,那就是機密的 (梁偉馳/圖)
神秘的129號文件
11月11日,上海市著名的打假醫生陳曉蘭,把上海市衛生局告上了法庭。雙方較量的焦點,是一份神秘的文件——滬衛醫政[2004]129號文件(以下簡稱“129號文”)。
今年3月,陳曉蘭依據《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向上海市衛生局申請公開這份文件,結果被衛生局拒絕,理由是該文是保密文件。
129號文,究竟是一份什么文件呢?
這一文件發布日期是2004年7月。當時,被媒體形容為“打假醫生”的陳曉蘭尚不出名。她寫了一篇反映上海部分醫院使用假冒偽劣醫療器械的文章,被網友發到網上。
上海市主要領導在內參上看到該文,批示要求上海市衛生局予以查核。為答復領導批示,上海市衛生局發了一個129號文,向上海市政府報告“調查結果”。這份文件指出,陳曉蘭的文章內容不實,并直稱陳曉蘭“扭曲事實真相”、“混淆視聽”,并要求相關部門對其“訓誡”。該文件共印發15份。
據陳曉蘭回憶,在向市政府報告之前,上海市衛生局并沒有向其本人核實有關情況。事實上,網文中提到的“光量子”早在2001年被上海市藥監局查實停用,相關企業也受到處罰。
陳曉蘭當時并不知道129號文的存在。一直到2004年底,她再次去北京向有關部門繼續反映問題時,一位官員將這份文件拿給她看。
原來,上海市衛生局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王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