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涼山送衣人

如今,俄木爾坡的博客點擊量已經接近10萬。5年來,俄木爾坡通過網絡讓50多個村的貧困村民累計得到了30多萬件衣物、棉被等物資捐贈,還有50多名貧困中小學生得到了每年400元至4000元不等的資助?!斑@些年,全國各地寄包裹來的網友有成千上萬人,除了前些天終于見到了幾個網友之外,我幾乎沒有見到過其他人?!倍砟緺柶抡f,“網絡和天底下不知名的網友,讓貧瘠彝鄉的孩子們收到了最好的新年禮物?!?/blockquote>

29歲的彝族小伙俄木爾坡身體壯實、鼻梁高挺。這天清晨,天邊剛剛泛起魚肚白,他已經在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美姑縣郵局甩開膀子,忙著把“愛心包裹”搬上卡車。包裹裝的是各地網友為波莫峨澤村捐贈的衣物、棉被和圖書。

一年前,俄木爾坡曾經去過波莫峨澤村。當時,他看到幾個當地孩子穿著補了又補的察爾瓦(彝族傳統服飾),在初冬的寒風中緊緊依偎在一起,臉上布滿了皸裂。有個十二三歲的彝族男孩光腳穿著拖鞋,衣服單薄,褲腿因為太短而露出了半截小腿,腳趾凍得通紅發紫。俄木爾坡按動快門拍下了這些孩子們。

今年10月,俄木爾坡在他的博客上圖文并茂地發起了為波莫峨澤村募捐的倡議:“波莫峨澤村屬于極度貧困山村,村民缺少棉被或毛毯、洗臉盆、洗臉巾、挑水桶……現通過本博客向網友呼吁募捐以上物資……”從博客、QQ群到論壇,這則倡議很快被成千上萬的網友轉發,網友“bevegan”說:“那里的大人小孩,神態寧靜,笑臉單純,讓人感動。”一個多月來,網友們不斷涌入俄木爾坡的博客,通過他捐助衣物、圖書,“愛心包裹”已經塞滿了小小的美姑縣郵局。

俄木爾坡原是個山里娃,冬天山里刺骨的寒風在他幼時的記憶里留下了深深的烙印。長大后,俄木爾坡立志要為大山里依然衣衫單薄的孩子們做些什么,為此他當過小學教師,現在是縣委宣傳部的普通工作人員。2005年,網絡悄然走入了這個偏遠小縣城里人們的生活,讓俄木爾坡接觸到了一個更加廣闊的世界。他在新浪開設博客,并在“彝人論壇”發帖,開始通過網絡為貧困彝鄉尋求愛心捐助。

5年來,他每年要向當地的貧困村運送捐贈物資30多趟,節假日大部分花在了這上面,其中約一半的村子要靠人背馬馱,有的村子去了不止一次,仍是杯水車薪。俄木爾坡坦言,包裹運到山里的費用太貴,像這次運到波莫峨澤村就要花720元,只能依靠捐助的錢。“但小額的錢我會自己盡量墊上,每年大約有一千元吧,差不多是我一個月的工資。”有朋友說俄木爾坡簡直是自討苦吃。“把衣服送給這些山里的娃娃,讓他們暖暖身子,好好上學!這是我目前能做的。”俄木爾坡說。

再過幾天就是11月20日——彝族新年。俄木爾坡要趕在過年之前,把衣物給波莫峨澤村的貧困村民送去。在俄木爾坡身旁,是當地巴普鎮初中教師吉黑曲坡,他的家鄉就在波莫峨澤村,他也是村里迄今唯一出來工作的人。吉黑曲坡將充當向導,一道把包裹送去村里。

“波莫峨澤”在彝語中的意思是“大山之頂”,波莫峨澤村位于四川省美姑縣柳洪鄉,接近海拔3800米的大涼山主峰龍頭山之巔。用當地人的話說,整個村子就像一塊羊胛骨,上窄下寬,兩邊是垂直的懸崖絕壁。由于整個村建在巖石上,村里的土層很薄,耕地非常貧瘠,“三畝地抵不了別人一畝地”。村民們只能住在矮小的土坯房里,村里無公路、無電、缺水,生活非常貧困。

滿滿當當的卡車出發了。依山開鑿的土路異常險峻,最窄處僅容一車通過,一邊是陡峭的山體,另一邊是近乎垂直的山崖。經過3個小時提心吊膽的顛簸,卡車終于走到了公路盡頭,而這里距離目的地還很遠。

波莫峨澤村的村民們早已守候在這里。沒有公路的地方全靠人背馬馱,村民們從車上卸下包裹,開始步行。這段路程更加艱險,路邊依然是陡峭的山崖,有些地方窄得只有兩腳寬,稍有不慎就會跌下懸崖。經過一處山洪沖刷形成的峽谷,吉黑曲坡抬手指著一處峭壁,哀傷地說:“當年我哥哥就是從那里摔了下去……前些年路況更糟糕,人、馬跌下山去的不少。”包裹很沉,再加上棉被,幾十名村民累得汗流浹背。每翻一座高山,就不得不停下歇會兒。涼風吹來,山里的樹木變幻出或明或暗的光影,空氣里是植被散發的氣息。有村民用彝語唱起了悠揚的山歌。彝族孩子迫不及待地隔著包裹撫摩著學習用品,臉上是純真的笑。經過4個小時的艱難跋涉,網友們的“愛心包裹”終于運送到了波莫峨澤村。放眼望去,龍頭山頂峰的積雪依稀可見。俄木爾坡說:“像波莫峨澤這樣的偏遠山村,整個大涼山有很多。”

如今,俄木爾坡的博客點擊量已經接近10萬。5年來,俄木爾坡通過網絡讓50多個村的貧困村民累計得到了30多萬件衣物、棉被等物資捐贈,還有50多名貧困中小學生得到了每年400元至4000元不等的資助。“這些年,全國各地寄包裹來的網友有成千上萬人,除了前些天終于見到了幾個網友之外,我幾乎沒有見到過其他人。”俄木爾坡說,“網絡和天底下不知名的網友,讓貧瘠彝鄉的孩子們收到了最好的新年禮物。”

大涼山送衣人

俄木爾坡跟隨波莫峨澤村村民背著“愛心包裹”的隊伍進行拍攝記錄,累得滿頭大汗。(新華社記者 江宏景/陳健/圖)

在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美姑縣波莫峨澤村,初冬的天氣已經很冷了,但當地村民的衣服還是很單薄。(新華社記者 江宏景/陳健/圖)

美姑縣四基吉村,三個身披“察爾瓦(彝族人傳統服飾)”的孩子在寒風中相依在一起。(新華社記者 江宏景/陳健/圖)

美姑縣波莫峨澤村,一位村民帶著孩子在戶外曬太陽。(新華社記者 江宏景/陳健/圖)

美姑縣九口鄉瓦烏村,幾位當地村民在戶外燒火烤。(新華社記者 江宏景/陳健/圖)

美姑縣波莫峨澤村,一個小孩從堆放在地上的“愛心衣物”間走過?!皭坌陌敝械囊挛锉黄骄峙錅蕚浞职l給村民。(新華社記者 江宏景/陳健/圖)

美姑縣郵政局,俄木爾坡(右)將“愛心包裹”裝車。(新華社記者 江宏景/陳健/圖)

在艱險的山路上,俄木爾坡(前)在危險的路段幫助背運衣物的村民。(新華社記者 江宏景/陳健/圖)

來自全國各地的衣物通過人背馬馱長時間輾轉才能到達偏遠的波莫峨澤村。(新華社記者 江宏景/陳健/圖)

背著衣物的美姑縣波莫峨澤村村民走在艱險的山路上。(新華社記者 江宏景/陳健/圖)

背著衣物的美姑縣波莫峨澤村村民走在艱險的山路上。(新華社記者 江宏景/陳健/圖)

百余個“愛心包裹”幾千件衣物被平均分成105份,準備平均分配給每戶村民。(新華社記者 江宏景/陳健/圖)

兩名波莫峨澤村的小學生領到了學習用品。(新華社記者 江宏景/陳健/圖)

“愛心包裹”多起來了,俄木爾坡就將他的名字和身份證號刻成印章蓋在包裹通知單上節省時間。他經常在深夜加班整理包裹單,并上網給捐助者發送反饋。(新華社記者 江宏景/陳健/圖)

俄木爾坡經常在深夜加班整理包裹單,并上網給捐助者發送反饋。(新華社記者 江宏景/陳健/圖)

網絡編輯:merak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