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usion—美食中的折中主義
位于上海外灘六號的“天地一家”,深諳“fusion”之道,用餐區是1920年代裝飾主義風格的古董燈具和家具,廳堂里則陳列中國少數民族的服飾,搭配現代派金屬吊頂。
“我也許只是找不到一個更好的詞形容自己?!焙诎低踝舆~爾斯·戴維斯(Miles Davis)放下手中的小號,喃喃自語。
1969 年,在紐約52 街一個餐廳內,燈光搖曳,這條爵士樂變色龍肯定沒料到,三十多年過去,自己竟變成了“fusion”的一代宗師;更讓他老人家始料未及的是, 當初親手為爵士這顆蘿卜編織的“籮筐”,如今裝滿的卻是白菜。
Fusion 的本義是熔化,融合。1969 年邁爾斯·戴維斯一張革命性作品《Bitches Brew》宣告fusion 時代的到來。這股風潮很快蔓延到了其他藝術領域:音樂,服裝,家具,建筑,珠寶,乃至餐廳。Louis 鑲寶石的香煙盒飾品盒;混著雪紡貼了亮片的牛仔褲;仿古內部裝飾的fusion 汽車;開著空調和電梯的哥特建筑;還有拉斐爾前派羅賽蒂的臥室。就算對“吃”這個樸素的問題,“fusion”也不會放棄自己的趣味:美國人終于學會日本人的吃法,吞下第一片生肉;法國人在巨大的油畫旁,擺上了中國屏風和陶瓷;中國人則把希臘雕像和旗袍并置在餐廳一角,用紅酒開胃,用白酒觥籌交錯,用雪茄結束晚餐。
清酒浸鵝肝 松露和牛炒飯
Fusion主菜,南菜北做,西菜東做
就像我們無法定義“后現代”一樣,“fusion 菜”也難嚴格界定,除了它的本義,“混搭”,“融會貫通”都可以借以描敘其特征。跟固守傳統的保守飲食者相比,fusion 菜無疑是帶點創意色彩的改良派。它與confusion 決然不同, “混”只是表面,“合”才是真意。一道完美的fusion 菜,把對食材的講究配搭,對季節的遵循,對營養的均衡,對藝術的追求,提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關于菜品,fusion 在上海外灘六號“天地一家”的飲食概念中就能看出一些苗頭,以“容四方真味,和天地一家”挑戰“眾口難調”。
“松露和牛炒飯”, 從名字上就能看出它走的是“國際fusion”風格。把飯和蛋炒在一起,放石鍋里,然后淋上黑松露炒的牛肉。妙在用松露的“至素”來平衡牛肉的“至葷”,做法雖簡單,來頭
可不小。牛肉來自日本的神戶牛。這種“黑?!鄙B于神戶北部的但馬鄉郊,一向以血統純正出身“名門”自居。要求格外苛刻,比如入選的牛必須是處女牛,要不吃起來會有輕微的乳臭。神戶牛肉
通常用來煎牛排和刺身,是日式鐵板燒的首選名料。
比起聲名在外的神戶牛,從法國佩里戈爾原始森林來的黑松露顯得神秘低調許多。雖不及意大利阿爾巴的白松露名貴,仍是法菜頂級之選。它長在橡樹須根部的泥土下,布滿迷宮般大理石紋路,性格也相當霸道,每到成熟時,與它共生的植物就會出現燒焦現象,讓橡樹下其他植物全部枯萎。難怪古希臘人會謠傳松露是秋雨應雷電而生的怪物。
善吃的法國人不這么覺得:“這些橡樹把大地最美的黃金送給我們,因為這些樹愛我們?!狈▏l土作家克里斯提昂· 錫紐在《松露園的秘密》中就毫不吝嗇對黑松露的溢美之詞。雖然她的重點是贊美橡樹和回歸大地,像這道松露和牛炒飯一樣,隱隱約約透露著一絲對田園牧歌式生活的向往。
“清酒浸鵝肝”是餐廳另一道頗具“國際fusion”風格的冷盤。要按照法國人傳統的鵝肝吃法,一般先切薄片,再用紅酒作料煎至七成熟,然后蘸調料吃?,F在國人改良了,把來自法國朗德地區的肥肝浸泡在日本清酒中,用清酒沖淡鵝肝的油膩,再添加上海本地的酒糟,如此調配既不失豐腴,還帶著上海本土的糟香味。
“清炒蟹粉”也有“國際fusion”的“不良”傾向,用六只大閘蟹的蟹肉和蟹黃炒制的蟹粉,配切片的法式面包,典型中西合璧的吃法。
中餐廳常常會有“中式fusion”的嘗試?!澳喜吮弊觥被?“北菜南做”在今天并不新鮮。譬如天地一家的“東星斑沸騰魚片”,就是集“廣川”于一身的fusion 做法。產自東沙群島的東星斑,在粵菜中頗為常見,也曾讓蔡瀾老師感到厭倦,會在專欄中抱怨東星斑的肉多么枯燥。但這不妨礙肉質本身所具備的優點:鮮美、滑嫩、雪白,不過這些優點有個重要前提—殺魚技巧。所用的東星斑必須鮮活,殺魚時,要先在魚鰓處扎一刀,再提起魚尾把血放干凈,這樣才能保證魚肉潔白和無腥味。潮州菜常常把東星斑生炊、滑炒、清蒸,傳統廣式“堂灼”也會有。而沸騰魚片作為新派川菜,江湖享有盛名,歷史雖不長,辣而鮮的特色大有后來居上之勢。它以求“鮮”為己任,恰好跟粵菜本色不謀而合,將揚名在外的嘉陵江草魚換成東星斑,那味道可想而知。
Fusion甜點,濃淡相宜
甜點之于主菜仿佛是味蕾的一種延伸與持續。這其中,fusion 的影子也在若隱若現。天地一家的“綠茶咖啡凍”在我眼里,更像某種文化意義上的“混搭”:東方綠茶遭遇西式咖啡,中間用芒果過
渡,綠茶的淡,咖啡的濃,相得益彰。而艾美軒的“港式”飲茶文化,儼然有點想回歸“茶餐廳”正宗點心之路。
艾美軒地處上海南京路上的世茂皇家艾美酒店,附近就是老上海的那些出名的老點心店,自然很容易讓講究的上?!袄峡伺D”品出“融合”與“純種”的高下來。艾美軒有上百種點心中,最讓人眼
睛為之一亮的,非招牌甜點“牛油果蜜露”莫屬了。牛油果是產自熱帶美洲的水果,國內罕見。許多人第一次聽說牛油果,恐怕多半是從化妝品上得知。因為它富含的營養物質是天然抗衰老劑,老牌化妝品Kiehl's 就利用這一特質,將它制成眼霜和面膜,縱然售價昂貴仍暢銷無比。
不要搞錯了,牛油果首先是以“糧食水果”而聞名于世的。其肉不僅含油量高,且細膩,吃起來有點像乳酪,帶著核桃的香味。在危地馬拉,人們在一年中有半年時間把牛油果當糧食用;連猶太人的聰明,也與它有著某種隱秘的聯系,原因是以色列的牛油果銷量居世界第一;如果你是堅決的科學主義者,那么美國科學家的說法也許更令你信服:只要每天吃一個牛油果,你將變得不易健忘,這種硬皮水果含有的鎂能保持記憶力。
更好奇的還有這種水果的吃法。除了常見的鮮吃之外,還能做成牛油果飲料,將牛油果加煉乳一起打汁還能做成奶昔。艾美軒的“牛油果蜜露”便是把牛油果與蜜露混合。
倘若想這份“甜蜜”延續,“咖啡馬拉糕”是不錯的選擇。這種“廣式”常見而地道的甜點要尋找創意,就將“咖啡色”真正沁入骨髓。也許我們習慣了紅糖馬拉糕和奶油馬拉糕,也嘗試了各式配搭水果的吃法,那么配搭牛奶咖啡就會有“中西fusion”的感覺。除了要在牛奶煮沸起泡前添加奶油,最重要的是在泡沫消失前就倒入咖啡。這樣才能真正融為一體。
咖啡馬拉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