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莊生態城,“搖錢樹”成“燙手芋”?
兩年前,該項目“宣告河北省乃至中國將從此引領人類文明走向生態新時代”,兩年后,卻極可能成為上海東灘生態城困境的又一個翻版。
責任編輯:朱紅軍 助理編輯 袁端端
兩年前,該項目“宣告河北省乃至中國將從此引領人類文明走向生態新時代”,兩年后,卻極可能成為上海東灘生態城困境的又一個翻版。
昔日作為生態城“堅實基礎”的“小鳥巢”如今真成了荒野中的鳥巢。 (南方周末記者 彭利國/圖)
“鳥巢”真成了鳥巢
“萬莊將成為一個世界公認的、擁有最高的可持續標準的生態城。”
還是舊時村莊,還是衰草枯楊,這是距離北京CBD國貿40分鐘車程的河北廊坊萬莊。
如果當初那項號稱全國之最的生態城規劃順風順水,此地本該換了人間,只是現在,曠野中一個由木頭和玻璃包裹的巨大“蠶繭”,在周圍低矮民房和連片梨園中顯得格格不入,它提醒人們這里曾經是一個野心勃勃的秀場。“蠶繭”,正式名稱是萬莊生態城展示中心,當地人更習慣稱之為“小鳥巢”。時間回溯到2008年6月,“小鳥巢”前上演了一場盛會,本地和來自北京的高官、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等名流齊聚小鎮,剪彩奠基,“萬莊將成為一個世界公認的、擁有最高的可持續標準的生態城。”在一片鞭炮聲中,由上海實業集團公司 (下文簡稱上實)投資的總規劃80平方公里的萬莊生態城高調開工了。
今天,在廊坊市規劃展示館里,《萬莊生態城控制性詳細規劃》仍舊在列,點觸電腦屏幕,當初設定的美好畫卷徐徐展開。
這座計劃于2020年建成的未來之城,一切指標都向100%看齊。100%的可再生能源使用,100%的污水處理系統覆蓋率,100%的廢物可回收利用,生活污水和淤泥用來發電、供熱,百年老梨樹100%留存點綴城區,每一株莊稼用多少水經過精密測算,居民出門不到400米就可以坐上公交車……
擔綱萬莊生態城整體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王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