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懷宏專欄:因德而死,責盡而亡

自殺固然如陳所言不足為訓,不宜效法,更不宜提倡,但總是有幾個人的死,一旦想起就不禁暗夜心驚,甚至徹夜難眠。

責任編輯:馬莉

【心靈史】

陳天華常與鄒容并稱,被認為是以犧牲個人生命喚起革命意識的青年英烈。但其蹈海赴死與其說是為了革命,不如說是為了道德。1905年日本頒布對中韓留學生有諸多橫蠻無理限制的規則,激起留學生們的反抗,但真正使陳天華感到痛心,甚至不惜為之一死以求感奮同胞的,并不是日人的取締規則,而是國人在這一過程中以致此前所表現出來的一些逃避責任、不守私德、亦無公心的惡劣品行。這正如他在遺書中所言:

近來每遇一問題發生,即群起嘩之曰:此中國存亡問題也。顧問題有何存亡之分?我不自亡,人孰能亡我者?惟留學而皆放縱卑劣,即中國真亡矣。豈特亡國而矣,二十世紀之后有放縱卑劣之人種,能存于世?鄙人心痛此言,欲我同胞時時勿忘此語,力除此四字,而做此四字之反面:堅忍奉公,力學愛國。

四十多年后,又有其“道德文章”為周恩來等中共黨人所欽佩的國民黨“文膽”陳布雷仰藥自盡。用他自己所說的&ldquo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方亞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