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改革改變的成都官員
成都7年來的城鄉一體化改革實驗,不僅改變著整個社會結構,也在改變著思想觀念。而最先被改變的,就是身處其間的官員。
責任編輯:馬昌博 曹筠武
成都7年來的城鄉一體化改革實驗,不僅改變著整個社會結構,也在改變著思想觀念。而最先被改變的,就是身處其間的官員。
直到今天,高建倫仍然會經常從夢中驚醒,一身冷汗。“我夢見自己錯過了這場機遇。”他說。
他的確差一點就錯過了。那是2005年2月23日,元宵。成都市委書記李春城來到郫縣安德鎮調研。臨走時,突然轉身問鎮黨委書記高建倫:“城鄉一體化的六句話是什么?”高建倫愣了半天,沒答上來。
市委書記李春城一言不發地走了,所有人都替高建倫捏一把汗。
2004年,李春城在金堂縣淮口鎮調研時,鎮黨委書記就因為“不在狀態”而被撤職。隨后成都又有二十多名干部先后被免,包括崇州一位副市長。原因都只有一個——推行城鄉一體化不力,“工作不在狀態”。
所有人都以為他會是同樣的命運。當天下午,高建倫自己也跑到郫縣縣委書記辦公室,連說三聲“對不起”,主動請辭。結果被拍拍肩膀,囑其“好好干”。
沒被撤職的高建倫,把這一天當成了事業的分水嶺。
幾年后,他受邀去一家媒體做報告。問起現場的媒體記者,對2005年前的鄉鎮干部是什么印象?被答復:喝酒很兇、蠻橫、就是個農民。
他承認這就是2005年前的自己,確實只有一個農民的見識。
當時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王憐花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