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火中的農民工
電焊工王永亮、吳國略,電焊包工頭沈建新,腳手架包工頭支上幫,正是上海膠州路公寓大火后首批被拘的四人。
責任編輯:曹筠武 實習生 周菁
電焊工王永亮、吳國略,電焊包工頭沈建新,腳手架包工頭支上幫,正是上海膠州路公寓大火后首批被拘的四人。
在“頭七”祭奠現場,一張卡片上寫著:“向遇難的民工和保姆們致哀,我們會找到你們的名字。”
對于習慣了賣力氣掙飯吃的建筑工人們來說,有證還是無證,已經成了一個問題。 (CFP/圖)
11月15日,電焊工王永亮到上海的第30天。這一天電焊包工頭沈建新分配給他和工友吳國略的工作是:在上海膠州路教師公寓外墻改造工程的第10層,焊接腳手架承重工字鋼。
在他們頭頂的22層和26層,腳手架管理員李新模和陶余武在給鋼管刷漆。再往上的28樓,十幾名來自重慶梁平的架子工正在繼續向上搭建腳手架,管理架子工的包工頭支上幫在他們之間巡視。
下午2點,一場猝不及防的大火包圍了整幢大樓。大火發生后不到24小時,上海警方公開了事故初步原因:由無證電焊工違章操作引起。4名相關責任人已被刑拘。
電焊工王永亮、吳國略,電焊包工頭沈建新,腳手架包工頭支上幫,正在被拘四人之列。
十天后,他們被上海市人民檢察院第二分院正式批捕,同時批捕的還有其余9名犯罪嫌疑人,13個人的罪名都一樣——涉嫌重大責任事故罪。
截至目前,大火已造成58人死亡。李新模和陶余武的名字已被列入死亡名單。
電焊工王永亮吳國略:最后的施工
吳國略父親收到的拘留書上,記錄著吳被抓捕的時間:午夜零點18分。
除了是一名在江浙滬的工地輾轉多年的電焊工之外,吳國略還是一個5歲男孩的父親、一個服裝廠女工的丈夫,以及一個經營著電器維修鋪的老漢的兒子。
來自江蘇建湖縣的吳國略來到膠州路工地剛好一個月,之前他和妻子在浙江平湖打工,經朋友介紹來到上海。“無非就是為了工錢多一些”。
吳國略是5年前開始做電焊的。吳的父親說,吳曾在鹽城一家技校經過專業培訓,拿過電焊證,但由于沒有年檢,證件可能過期了。
火災發生當日中午,吳國略在電話里告訴妻子,他在八樓的腳手架上,當時風很大,晚點再和她說話。這是吳與家人至今的最后一次通話。
和吳國略一樣,來自河南駐馬店的王永亮也剛到上海一個月。一個月前,他和妻子曾通過一次電話,當時王永亮從廣東潮州一家瓷器廠辭職,想到上海闖闖,到上海的時候王已身無分文,連買火車票的錢都是跟親戚借的。
在老鄉的引薦下,之前跟別人學過半年焊接的王永亮加入了沈建新的電焊隊伍,工資每天120元。沈建新,便是后來被媒體廣泛報道的“負責分包電焊的沈某”。
23歲的沈建新和吳國略是老鄉,已有七八年的電焊經驗,據沈的愛人說,這是沈第一次接這么大的高層住宅,火災當天,意外摔了一跤受傷的沈正在家里休息。
其時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王憐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