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急筑隔“熱”墻
在罕見的嚴厲調控政策背后,香港不僅要維護本土經濟的安全,更要證明自己有能力將這個未來的人民幣離岸交易中心筑成一面堅實的“防火墻”。
責任編輯:肖華 助理編輯 溫翠玲 實習生 羅瓊
在罕見的嚴厲調控政策背后,香港不僅要維護本土經濟的安全,更要證明自己有能力將這個未來的人民幣離岸交易中心筑成一面堅實的“防火墻”。
包括央視在內的多家媒體報道說,有超過6500億港元熱錢正屯兵香港 (CFP/圖)
6500億港元之戰
對于香港金管當局而言,巨大的壓力來自那些不知從哪里冒出來的錢。
香港正在經歷一場熱錢之戰。
11月19日,香港財政司司長曾俊華宣布對于6至24個月內轉手的房地產交易,引入短期交易“額外印花稅”,稅率從5%至15%不等;香港金融管理局同時宣布下調購房貸款按揭比例。
這是繼10月13日暫時取消房地產投資移民政策之后,香港政府在2010年第五次推出樓市調控政策,曾俊華表示如果此次措施無效,政府不排除采取進一步的調控措施。
對于這一空前嚴厲的調控政策出臺,政府方面的解釋是,在全球資金泛濫的宏觀環境下,日漸濃厚的投機氣氛令監管當局擔心銀行體信貸風險增加。
據統計顯示,2009年香港平均房價以33%的漲幅名列全球第一,到2010年前8個月又同比上漲了26%;而在頭9個月的交易中,12個月內轉手的短期炒作式買賣上升了114%。
對1997年前后亞洲金融風暴記憶猶新的監管者和普通市民而言,暴漲的房價不僅不可愛,甚至令人恐懼。從這個意義而言,香港政府針對“短炒”趨勢出臺的調控政策可謂正當其時。
對于香港金管當局而言,巨大的壓力來自那些不知從哪里冒出來的錢:過去幾周內,包括央視在內的多家媒體報道稱,目前正有超過6500億港元的熱錢囤積于香港,并通過地下錢莊等渠道流入內地市場,進入樓市和股市。
不過,對于這一說法,香港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陳家強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L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