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是“云”中漫步的世界專訪《連線》創始主編凱文·凱利(Kevin Kely)

1999年的電影《黑客帝國》在某種程度上是對KK對網絡文化的觀察和預言的一種隱喻。KK的著作《失控》是該片導演要求主要演員必讀的三本書之一。

責任編輯:顧策 助理編輯 溫翠玲 實習生 羅瓊 杜蕾

12月1日,《連線》創始主編凱文·凱利(Kevin Kely)在當天傍晚抵達北京,旋即在其下榻的清華大學校園寓所接受南方周末記者獨家專訪。

凱文·凱利因其英文姓名首字母皆為K,故常被人親昵地稱為“KK”。1992-1999年,KK擔任著名雜志《連線》(Wired)的首任主編。在當時被視為是新經濟雜志一員的《連線》,培養了大量崇尚技術的年輕人——文化評論家已經把它等同于上世紀60年代由《滾石》帶動的一代。

早在上世紀90年代初,凱文·凱利就預見了Web2.0時代的到來、預見了去中心化的互聯網發展趨勢;并提到了云計算、物聯網、共同進化、網絡社區、網絡經濟等概念——這些十多年前所提出的概念如今都是炙手可熱的話題。

1999年的電影《黑客帝國》(Matrix)在某種程度上是對KK對網絡文化的觀察和預言的一種隱喻。KK的著作《失控》則是該片導演要求主要演員必讀的三本書之一。

如今,作為“網絡文化”的發言人和觀察者,KK仍在思考互聯網世界的現實和未來。

《連線》創始主編凱文·凱利(Kevin Kely) (駱海濤/圖)

“萬器歸一”

南方周末在2007年,你曾對未來5000天的互聯網科技發展有過展望:互聯網會實現“萬器歸一”--形成“一臺虛擬的機器”?,F今距離你作此展望的時間過去了三年。你此時對這一預判有何評價?

KK:在2007年,互聯網誕生了5000天。我當時認為,互聯網在下一個5000天的變化,要比它頭一個5000天要多得多。其中一個主要出現的變化就是“一臺虛擬機器的形成”。我所說的這“一臺機器”,是全世界20多億臺上網的個人電腦,加上超過40億部手機,再加上所有的數據服務器。這些數十億的機器通過線路和無線電連接起來,耗去了這個星球5%電力,構成了一臺龐大的虛擬機器。這是我們所“制造”的最值得信賴的機器,至今它還沒崩潰過。有些人稱之為“云”,也有些人稱它是“Web 3.0”,還有人說它是我們的“外腦”——也就是我們的外部記憶,因為我們不需要再記住事實細節,只需要向網絡查找、詢問。不管怎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LF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