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著火大樓是怎樣建成的

在這場大火背后,曾有兩段小區居民的“陽光”維權史。維權居民的訴求,如果在規劃層面即得到應有重視,并在既有法律、法規框架內解決,大火縱使不能避免,也不至造成如此慘重的損失……

責任編輯:曹筠武 米羅 實習生 周冠誠

大火后的膠州路公寓(圖中并列三幢樓中最左側為起火大樓)及105地塊。 (南方周末記者 王軼庶/圖)

105地塊規劃圖。上方最左處即為著火大樓。 (南方周末記者 柴會群/圖)

28層的大樓殘骸矗立在寒風中,像一座黑色的墓碑,每天迎來絡繹不絕的參觀者和悼念者。這是上海膠州路728號,11月15日的靜安大火事發地。

鮮有人知道,在這場大火背后,曾有兩段小區居民的“陽光”維權史,兩件事分屬兩地,相隔十年,但皆與后來的災難間接相關。

可以確定的是,維權居民的訴求,如果在規劃層面即得到應有重視,并在既有法律、法規框架內解決,11月15日的大火縱使不能避免,也不至造成如此慘重的損失……

多蓋了10層?

“我們聽說,這三座樓當年本來只要蓋18層,最后加到了28層。”新豐小區居民桑家華對南方周末記者說。

桑家華說的“三座樓”,是指“膠州路教師公寓”,它與新豐小區隔一條馬路,由東向西一字排開,分別是常德路999號、膠州路718弄2號、膠州路728號。這次葬身大火的,正是第三座樓。

多位居民聲稱,在11月15日的大火中,即便后來開進的最先進的云梯車,也難以將水槍打到20層以上——高層救火是世界難題。

然而,正如桑家華所說,這三座樓本不該建這么高。

根據2008年下半年公布的“靜安區江寧社區控制性詳細規劃”,膠州路教師公寓的占地面積是8660平方米。建筑總面積為58603平方米。這意味著,公寓容積率高達6.77。

所謂“容積率”,是指某個地塊內,建筑總面積與占地面積的比值,在一個地塊內,在其他參數不變的情況下,容積率越高,意味著樓層越多,樓也就越高。

該公寓開建于1996年,兩年后投入使用。按照1994年實施的《上海市城市規劃管理技術規定(土地使用建筑管理)》(以下簡稱《技術規定》),市中心的高層居住建筑,容積率不得超過4。

這意味著,膠州路教師公寓比允許額度多蓋了將近2.4萬平方米的房子——約是教師公寓中一幢樓的總建筑面積。

除了容積率,三座樓的間距也違反了《技術規定》,按要求,這三座高樓相互之間的距離至少應為23米,而事實上卻僅有18米。

這個不符合規定的間距差點釀成更大的災難。膠州路728號起火之后,很快危及到相鄰的膠州路718弄2號。形勢緊迫之下,消防隊員爬到樓上,用水槍全力將火龍阻斷,方使之未能蔓延過來。由于兩座教師公寓的底層相連,因此一旦引燃其中一座,必將殃及另一座。

由于大部分土地被大樓占用,膠州路教師公寓內只有一條狹窄通道,加上正在進行“節能減排”改造,通道兩側堆滿建筑材料,以致大火發生時,消防車根本無法開進。

根據小區內一位中學校長的說法,當年蓋教師公寓的原因,跟靜安區教師的流失有關——為了留住人才,在教師出身的時任區長童永歙力推下,靜安區政府決定修建教師公寓。開發商為靜安區建委下屬的靜安區土地開發控股總公司。

對于教師公寓違規多建房,當地居民中流行的一種解釋是:當年規劃時原本是要建兩座樓,但因為開發商錢不夠,才“多塞進一座”(系起火的膠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瓦特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