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襄樊”,讓位2000年“襄陽”——湖北第二大城市襄樊低調改名

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和八十年代,一些地名更改,“相當隨意”。

責任編輯:李梁 馬昌博 郭力 助理編輯 溫翠玲

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和八十年代,一些地名更改,“相當隨意”。

復旦大學教授周振鶴認為,地名要保持嚴肅性、延續性,除非是影響到民族尊嚴,有損政治文化的名字,才需要改。

襄樊古隆中。襄樊人一直以襄樊是諸葛亮躬耕地而自豪,不過河南南陽對這一說法有爭議。 (CFP/圖)

湖北省襄樊市的市長,最近在網上被網友們涮了一把。因為襄樊更名為“襄陽”, 網友建議他改名為金庸小說里的“郭靖”。在金庸小說《神雕俠侶》里,襄陽“大名鼎鼎”,許多人都記得郭靖大戰襄陽城的情節。

12月2日,人民日報湖北分社社長顧兆農發布了一條不到60字的消息,稱國務院已批準同意襄樊市更名為襄陽市,原襄樊市襄陽區更名為襄陽市襄州區。一夜之間,湖北第二大城市襄樊的近600萬人口,全成為“襄陽”居民。

“襄陽”重現,引起網友熱議。有網友說,襄樊官員和市民都有相同的苦惱——當他們介紹“襄樊”時,外界往往聽成“湘潭”,必須補充解釋“就是古代的襄陽”,對方才明白。

“這是歷史的回歸。”參與更名申請論證的襄樊市社科聯原副主席劉克勤說,這幾年國內城市改名成風,但襄樊改襄陽有“質的不同”。襄樊市政協委員曹建東認為,此次更名,是“正本清源”之舉。

自西漢置縣,“襄陽”就已誕生,而從南宋到民國時期,無論是作為府、路、道、縣,“襄陽”沿用近千年幾無間斷。襄陽區一位官員說,海外僑胞幾乎只認襄陽不認襄樊。

襄陽“生”襄樊,襄樊“吃”襄陽

襄樊“吃掉”襄陽,主要來自1949年之后的重大調整——1950年5月,隔著漢水相望的襄陽、樊城兩鎮合并為襄樊市,為縣級市,由襄陽地區專員公署管轄。

襄樊為何拋棄兩千年的名字,至今沒有具體說法。襄樊市原政協常委、襄樊五中退休歷史教師李治和說,1950年襄陽城區另組襄樊市時,因為襄陽地區仍然存在,并管轄該市,本地人并沒太多感覺。

1983年8月,襄陽地區撤銷,行政區并入襄樊市。當地著名歷史學者劉克勤認為,一方面當時決策程序簡單,“幾個領導就定下名字”;另一方面,當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王茜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