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高參(101209)
責任編輯:戴志勇
擴大進口,抑制通脹
周其仁
(原文摘編)“通貨膨脹”——“流通中的貨幣”太多,造就物價的普遍上漲。比較“反常的”,是除了個別年份,中國的消費者物價指數并沒有特別惡性。為什么?真正起作用的,還是商品數量。物價變了,商品供給量怎可能不變?!菜價漲刺激供菜,古董價漲刺激古董供應的增加——當然包括假的。中國尚沒有投放到市場里的資源有的是,多少資產投入,把被動超發的貨幣“積極平衡”了不少。
通脹不單只是一個貨幣現象,而且也是商品——或廣義的資源——能不能對價格變化作出靈敏反應的制度性現象。以近期菜價為例,發改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王憐花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