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中國藝術品拍賣天價榜
是股市和房產分流了資金,還是好的藝術拍品太少?總之,今年的中國藝術品拍賣與去年相比略顯矜持。拍賣場上很難目睹競買大軍奔走趕場的壯觀,更沒了中小投資者熱鬧的扎堆景象。但是細究各大拍賣行今年的成績,卻顯“低成交率、高成交額”的特點,往往僅幾件高成交價的精品就已經占到了成交總額的60%以上。由此可見,買家正在日趨理性,“追捧精品”的投資理念對拍市影響越來越大。
當代藝術:
張曉剛屹立不倒
岳敏君、曾梵志突飛猛進
張曉剛 創世
曾梵志 協和醫院
岳敏君《處決》
這的確是一個前所未有的時刻,全球的重要買家都來關注中國當代藝術。連西方印象派作品也無此殊榮,因為她們的買家畢竟還局限在西方,并沒有如此國際性的市場結構來支撐。除了繼續在頂級價位盤旋的張曉剛,更有曾梵志、岳敏君兩員大將突飛猛進,連創紀錄。在9月20日紐約蘇富比拍出的兩件張曉剛作品:一張《同志系列》的經典單人肖像,達到1880萬元;另一張視覺另類的《創世篇—一個共和國的誕生》更是推高到2300萬元才罷休。張曉剛繼續穩座“天王”寶座,難以撼動。10月13日,倫敦菲利浦斯拍賣行推出曾梵志的4件早期作品,全部拍出。其中1992年創作的《協和醫院》三聯畫中的第二幅以4116萬元奪得全場頭魁,創藝術品拍賣紀錄新高。而岳敏君上世紀90年初期的畫作,格外受到矚目。10月7日,香港蘇富比1994年作《希阿島的屠殺》直線拉高到3137萬元。8天后,倫敦蘇富比推出岳敏君隱喻性的畫作《處決》,以4478萬人民幣創下中國當代最高價,鋒芒蓋過同場拍賣的美國現代畫大師羅斯科(Mark Rothko)以及英國當紅藝術家赫斯特(Damien Hirst)。
為什么中國當代藝術這般火?是否如某些業內人士所說“全是泡沫”?也不盡然。首先,新中國的政治、經濟和文化成長背景均相當特殊。上世紀50到70年代的紅色政治和80年代以后的迅速改革開放,都給藝術家創作帶來獨特養分。其次,1950年代當西方開始摒棄古典畫派技法而投入到觀念藝術的行列時,古典技法卻經由俄羅斯傳到了中國,繼而生根發芽。中國藝術家經過百余年歷練,已經充分地把西方技法中國化,形成了頗有特色的中國寫實主義。而中國當代藝術就是在這樣的根基上醞釀起來。所以她既保留了深厚的西方古典畫派痕跡,又融進了中國獨特的社會經驗。西方買家能在此找到親切和新鮮,東南亞的買家們亦是如此。海外藏家挑的是一個獨特性,比如王廣義、張洹等。中國藏家挑的是中國精神和審美,比如王沂東、冷軍等。這樣的差異,恰恰對市場的全面支撐有好處。支點越多,市場當然越穩固。
當代藝術板塊拍賣前6名
序號 名稱 成交價(萬元) 拍賣公司 拍賣日期
1 岳敏君 處決 4478 倫敦蘇富比 2007-10-15
2 曾梵志 協和醫院三聯畫(第二幅) 4116 倫敦菲利浦斯 2007-10-13
3 岳敏君 1994年作 希阿島的屠殺 3137 香港蘇富比 2007-10-07
4 張曉剛 創世篇—一個共和國的誕生 2300 紐約蘇富比 2007-09-20
5 岳敏君 1991年作 畫家和他的朋友們 2171 香港佳士得 2007-05-27
6 張曉剛 同志系列 1879 紐約蘇富比 2007-09-20
二十世紀華人油畫:
徐悲鴻抗日期間作品,出盡風頭
徐悲鴻1939年作
二十世紀華人油畫中,今年最亮眼的藝術家應該是徐悲鴻、常玉、趙無極、朱德群、陳澄波和吳冠中。但如果只挑一位,那無疑是徐悲鴻。他的兩件抗日期間人物畫,均在拍賣市場上出盡風頭!
第一幅是在春拍中由香港佳士得傾情推出的《珍妮小姐畫像》。1939年,徐悲鴻應時任比利時駐新加坡副領事勃蘭嘉之托精心創作了此作,所獲豐厚酬金即用于捐助抗戰。珍妮小姐為星洲名媛,祖籍廣東。她亦心系祖國,積極捐款支援抗戰。畫中的她身穿旗袍,安坐藤椅之中,和煦的陽光從窗外散落在她的臉龐之上,盡顯東方女性溫柔嫻靜之美。
第二幅是在秋拍中由香港蘇富比重磅出擊的《放下你的鞭子》。此作品同樣作于1939年,是自1954年后首度公開曝光的巨作。當時正逢戰事之際,知名女星及好友王瑩于當地演出同題抗日街頭劇,徐悲鴻為之感動,遂以誠摯愛國的畫筆和嚴謹精確的功力,細膩地描繪出女主角的姿態,群眾的心態也惟妙惟肖地表現出來。
這兩幅作品從創作動機、年份、題材、背景及畫作尺幅而言,都無疑成為徐悲鴻創作中極具感染力的巨作,亦為中國油畫近代史中鮮見的具有時事性的代表作。所謂出盡風頭,也在情理之中。
眾所周知,這一時期的名家在美術史的定位已非常明晰。創作數量亦十分有限。這都保障了二十世紀華人油畫家的市場一直穩中有升。而由于二十世紀華人油畫和當代藝術是連動的區塊,其收藏群在未來2到3年內會更加擴大。國際收藏家關注中國當代藝術到一定程度,自然就會想探究更深。而中國當代藝術家并非橫空出世,他們都與二十世紀人文歷史和藝術有著方方面面的關聯。往上追溯,20世紀中國藝術勢必會引起更熱烈的關注。所以,收藏群的逆動擴張也成為本年度的趨勢之一。
二十世紀華人油畫拍賣前6名
序號 名稱 成交價(萬元) 拍賣公司 拍賣日期
1 徐悲鴻 1939年作 放下你的鞭子 7632 香港蘇富比 2007-04-07
2 陳逸飛 1972年作 黃河頌 4032 中國嘉德 2007-05-13
3 吳冠中 1973年作 北國風光 3358 香港佳士得 2007-05-27
4 趙無極 1959年作 3121 香港佳士得 2007-05-27
5 趙無極 1985年作 2960 羅芙奧 2007-06-03
6 徐悲鴻 1939年作 珍妮小姐畫像 2646 香港佳士得 2007-05-27
中國書畫:
老夫婦步行送來仇英《赤壁圖》 7952萬元破紀錄
仇英 赤壁圖
名家書畫精品都賣出了高價,絲毫不受市場震蕩的影響。中國嘉德11月6日拍賣的重頭戲,明代仇英的《赤壁圖》手卷,堪稱最典型案例。7952萬元的成交價,也是中國繪畫作品拍賣首次超過1000萬美元。一個新的世界紀錄誕生了。
仇英為明代“吳門四家”之一,其畫作歷來受到收藏家的珍視。仇英傳世作品非常少見,多為各大博物館所藏,流散民間的作品更是鳳毛麟角。此幅《赤壁圖》被收入《石渠寶笈初編》,定為上品。目前考證到的最早收藏者是晚明的張修羽,之后曾先后被康熙皇帝的三皇子和乾隆皇帝收藏,辛亥革命后被末代皇帝溥儀攜出清宮散落民間,民國期間為天津實業家張氏收得,密藏八十余年。這樣難得的絕品,看起來真是有些可望而不可即。戲劇性的還在后面。這手卷是一對老夫婦步行送到嘉德的!這位委托人是名人后代,他此前曾經與嘉德進行過小件拍品的合作,但誰也沒想到老夫婦竟有如此國寶。嘉德總經理王雁南興奮地說:“這真是個奇跡!”
除了最搶眼的《赤壁圖》,其他如李可染、吳昌碩、黃賓虹、齊白石等大家作品,全都拍出了漂亮的成績,反映高水平拍品的市場實力依然維持不墜??梢?,國內外藏家群體的藝術根底很扎實。只要拍品好,就不必擔心沒人識貨。尤其較少見的經典之作,或是收藏與著錄清楚的拍品,更是搶手。例如,李可染的《萬山紅遍》在香港佳士得拍到3714萬,可謂眾望所歸。李可染在1962年至1964年間,以毛澤東《沁園春·長沙》中的名句“萬山紅遍,層林盡染”為主題,創作了一系列七幀作品。四幅分別藏于中國美術館、北京畫院、北京榮寶齋及畫家家屬處,其他三幅為私人藏家所有,《萬山紅遍》是這三幅名畫中最大的一幅。
中國書畫拍賣前5名
序號 名稱 成交價(萬元)拍賣公司 拍賣日期
1 仇英赤壁圖手卷 7952 中國嘉德 2007-11-06
2 吳冠中1981年作交河故城 4070 北京保利 2007-05-31
3 清乾隆御制“鑒古席珍”乾隆肖像圖冊 冊頁 3858 香港蘇富比 2007-10-09
4 李可染1964年作萬山紅遍鏡心 3714 香港佳士得 2007-05-28
5 徐揚南巡紀道圖手卷 3696 中貿圣佳 2007-08-18
瓷器:
清三代官窯高不可攀,嘉慶和道光瓷器順勢攀升
清雍正 粉彩過枝福壽
明宣德 青花「水波雙龍」
清乾隆 粉彩松綠地鏤空
今年瓷器板塊中,高檔重器悉數歸主,低價拍品紛紛流標,導致了低成交率、高成交額的結果。清三代(康熙、雍正、乾?。┑墓俑G瓷器,價位已經直逼云端。比如清雍正年間的一對珍罕“粉彩過枝福壽雙全”,今年已經賣到了5015萬元,被倫敦老牌古董商Eskenazi收入囊中。乾隆年間的一對“粉彩松綠地鏤空山水四方螭耳香熏”也有3596萬元的高價做支撐。以前很多藏家,看到瓷器是“嘉慶”或“道光”款的就不感興趣,現在可不一樣。想想看,乾隆時期的工匠師傅到了嘉慶年間還或許活著,同樣有可能做出上乘精品。當然,由于國力的衰落,在用料和工藝要求上多少會受影響。這就特別考驗藏家的耐心和眼光,運氣好的話同樣能淘到寶物。且看由中貿圣佳推出的“清道光粉彩三羊開泰象耳瓶”,拍到336萬的好成績;“清嘉慶粉彩進寶圖螭耳瓶”,由于其精湛的做工和海外流傳有序的顯赫身份,更是拍到1019萬元。嘉慶的瓷器,成交逾千萬,實屬罕見。但同樣價格,若一定要買清三代官窯絕無可能,哪怕普通官窯亦很困難。
瓷器板塊拍賣前三甲:
序號 名稱 成交價(元) 拍賣公司 拍賣日期
1 清雍正 粉彩過枝福壽雙全盌(一對) 5016 香港佳士得 2007-05-29
2 清乾隆 粉彩松綠地鏤空山水四方螭耳香熏(一對) 3596 香港佳士得 2007-05-29
3 明宣德 青花水波雙龍圖高足碗 3470 香港蘇富比 2007-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