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多了兩個寵物座的保時捷?——試駕奧迪TT 2.0 TFSI
甚至不用選擇運動模式,不用手動打開車尾的擾流板,也不用琢磨著去掰方向盤后長出的那兩個耳朵(手動換擋撥片),新TT已足夠讓駕駛座上的我興奮,讓副座上的同伴練內功了。
新TT 本質上是一輛有一點點瘋狂的、制造快感的車。
從側面看,那條從車頭開始向后延展、如清揚的小提琴聲般滑過蒼穹、斜斜地收入車尾的車頂線依然那么經典!
第一次接觸新奧迪TT是在去年北京車展期間,那是第二代奧迪TT首次在中國亮相。媒體日,北京車展狹小的展館里人山人海,不過身形嬌小、圓潤而富于動感的奧迪TT還是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印象更深刻的是奧迪設計師史蒂芬·西拉夫的“多一點點”哲學,他說:“新TT比老TT多了那么一點點空間,一點點流暢,一點點生動,一點點運動感,這就是TT的精神?!?/SPAN>他說這句話的時候,我的眼光正好瞄到他的西褲褲腳,以中國人循規蹈矩的標準,有一點點短。不過我早習慣了許多德國人喜歡的這種風格,就像不少意大利人會用運動鞋來搭配西裝一樣。有時候你不得不感慨,歐洲人竟如此強有力地控制了美的標準。近十年前,當第一代奧迪TT問世的時候,它在歐洲引起的轟動就和兩年前我第一次看到腔調十足的意大利帥哥把運動鞋和西裝穿在一起時產生的震撼一般無二:原來可以如此之美。
以今天的眼光看,曾經的一代經典光芒已略微有些黯淡,過于圓滑的設計元素和略顯呆板的前臉造型已經被時尚之流碾過。只有從側面看,那條從車頭開始向后延展、如清揚的小提琴聲般滑過蒼穹、斜斜地收入車尾的車頂線依然那么經典!這線條讓人一眼就認出了第二代奧迪TT,盡管新TT在造型上較之前輩有了很大的變化:幾乎已經成為奧迪品牌標志的一體式格柵配以銳利的前大燈,整個前臉充滿了殺機;依舊圓潤的身軀中融入了更多尖銳的線條,確實多了“一點點運動感”。要是再瘦瘦身,再尖銳些,新TT從側面看上去竟頗有幾分保時捷的味道—當然,前臉的差距就大了點。
不過新TT可沒法再瘦身了。盡管它比上一代長了137毫米,寬了78毫米,軸距也拉長了40毫米,不過這些數字的意義主要還是針對駕駛者而言,新TT的后座還是只適合學齡前兒童、寵物和LV包包。
前戲是不是有些太長了,還是直接進駕駛艙吧。在這里,我最直觀地體驗到了多“一點點空間”的意義,尤其在頭部空間和寬度上。儀表板和中控臺的設計井然有序,透著日爾曼民族的嚴謹作風;1-3-1的圓形出氣口布局(左右各一,中間三個)充滿了現代的動感氣息;黑白兩色內飾中間點綴著些閃亮的鋁飾—這不就是略略放松了點肌肉的保時捷嗎?
系好安全帶,調整好座椅,座椅的包裹性不錯,突然發現,中控臺原來是朝著駕駛者方向略略傾斜的,有種一切盡在掌握的感覺。掛入D擋,深踩油門。微微抖動一下后,新TT躥將出去,隨之而來的是逐漸變得尖銳的發動機的囂叫聲。只這么一下,我就明白,這無疑是一頭小怪獸。果真如此。在自動擋狀態下,猛踩油門,發動機轉速迅速上升到3000、4000、5000、6000,居然還沒有換擋,直到你略略松一下油門,6擋DSG雙離合器自動變速箱(奧迪給它取了個好聽的新名字—S Tronic)才極為流暢地迅速完成換擋動作。我特意觀察了一下,在運動模式下,如果你死踩油門不松,S Tronic一直要到7000rpm才會強制換擋。僅憑這一條,新TT就絕對夠得上怪獸級別了。
然而,這只是一個開始。新TT的懸掛系統有標準和運動兩種模式,可即便是在標準模式下,路面的微小起伏還是會如實地反饋到你的臀部;換到運動模式,懸掛變得更硬,不過差別反倒沒那么明顯。這樣的調校讓新TT在高速攻彎時表現出前置前驅車少有的精準性:急減速,松開剎車,快打方向盤,點油門,踩油門,出彎……非常順暢,幾乎感受不到前驅車固有的轉向不足,尖銳的剎車聲和由弱到強迅速澎湃的引擎轟鳴聲一個起伏間,車子已經瀟灑地完成一次凌波微步。奧迪為解決前置前驅的新TT的前后配重問題,在車身前半部使用了大量輕質鋁合金材料,看來還是起到了效果。此外,加寬的車身也是出色的過彎穩定性的功臣之一。
相對于偏硬的懸掛,剎車系統要溫文爾雅一些,前程稍軟,逐漸變硬,適合日常駕駛。方向盤也挺溫柔,高速時甚至覺得略微有些偏輕,這是新TT上最不man的地方。不過這個三幅式方向盤的造型卻是運動味十足,切平的下緣既寬敞了駕車者的膝蓋空間,又增添了一絲跑車味道,很撩撥狀態。人體工程學設計基本讓人滿意:加寬的車身讓我無法習慣性地把左手手肘支在車門上,不過以最自然的方式駕馭新TT,手臂居然毫無疲勞之感—很久之后我才意識到這一點。也有不那么體貼人的地方,在最舒服的駕駛姿勢下,方向盤擋住了儀表盤下方顯示擋位的部分,這讓我在選擇手動模式時非常不適應。惟一的解決方法是把座椅抬高,奧迪是不是覺得用這種姿勢駕車,才是最規范的呢?
幸運的是,新TT的自動變速箱實在是太出色了,出色到我幾乎沒有選擇手動模式的欲望。新TT 2.0 TFSI的0-100公里/小時加速成績為6.4秒,首要功臣恐怕不是最大功率200馬力的2.0升4缸渦輪增壓引擎,也不是僅僅1280公斤的車重(當然它們也很重要),而還是S Tronic變速箱。甚至不用選擇運動模式,不用手動打開車尾的擾流板,也不用琢磨著去掰方向盤后長出的那兩個耳朵(手動換擋撥片),新TT已足夠讓駕駛座上的我興奮,讓副座上的同伴練內功了。
在夜晚一個車輛和行人稀少的新開發區,路燈照亮大小街路和一排排整齊的綠樹,只見一輛紅色小怪獸縱橫馳騁,嘶叫聲吼遍一大片安寧的夜。我打開車窗,讓夜風呼呼地吹過臉龐。儀表盤上的燈光很靜謐,一如周圍靜靜的夜。此時,我毫不懷疑,新TT本質上是一輛有一點點瘋狂的、制造快感的車。如果奧迪公司希望通過增加有限的空間來提高新TT的實用性,尤其是后排座位的實用性,那么這個希望怕是要落空了—除了一聲嘆息,你還指望我留給后座什么呢?如果奧迪希望新TT可以比前代更man,吸引更多的男性消費者,那么眼下這頭小怪獸值得他們寄予厚望。
這可不是一件小事。在這個男色當道的年代,汽車制造商們卻在努力讓自己的產品更加陽剛一些。寶馬不是也正在打造更大、更man的Mini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