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優甲反抗葛優乙
“我這樣的中年男演員,歲數限制,不可能演年輕人,愛情劇偶像戲演不了,所以我突破很難,只能夠把握劇本、導演、故事?!贝颉都追揭曳健烽_始,光頭和喜劇就成了葛優的心病。
責任編輯:袁蕾 李邑蘭 實習生 趙大偉
葛優在年底的三部電影里,“死”了兩次:一次是在悲劇《趙氏孤兒》,一次是在喜劇《讓子彈飛》。
有些尷尬的是,悲劇里“葛優之死”觀眾在笑,而喜劇里“葛優之死”,觀眾反而哭了。“笑是一定有原因,但電影不可能讓所有觀眾都滿意,不可能。”葛優回應南方周末記者。
2010年的賀歲檔里,葛優前所未有地一人獨占三部。
三部電影里,最早找葛優的是馮小剛,葛優開始有點猶豫,但《非誠勿擾2》本子是王朔、馮小剛寫的,秦奮是為葛優度身寫的,這是馮、葛的品牌,棄之可惜,演起來也不累。
第二個來找的是姜文,《讓子彈飛》的導演是姜文,里面演對手戲的是周潤發、姜文,三個人這樣湊到一塊兒不容易,葛優沒有拒絕的理由。
最后來找他的是陳凱歌?!囤w氏孤兒》,世界名著,程嬰是名人,劇本好、角色不同,這樣的機會很少。“葛優是太愛《趙氏孤兒》了。”一位電影人告訴南方周末記者。“今年有點貪心了,接了三部戲,明年不能這么干了。”葛優對南方周末記者說。但這并不是葛優的最高紀錄:葛優曾經在1991年創下包括《過年》在內的“一年七部戲”的紀錄;1992年又拍了《大撒把》等6部電影。但在近十年里,即使是賀歲片最紅火的日子里,葛優一年里沒超過3部戲。
葛優始終不接受“一個好喜劇演員”的定性,包括《非誠勿擾》系列,葛優從來沒把這些戲當喜劇演:“其實它有悲劇色彩,只是躲在浪漫下面,有些不好笑的地方,觀眾也笑了,估計是我過去的電影印象在起作用。” (CFP/圖)
光頭和喜劇的心病
打《甲方乙方》開始,光頭和喜劇就成了葛優的心病。
從和馮小剛合作以來,他在全國老百姓心目當中,就變成了那個幽默、口吐蓮花讓人發笑的喜劇明星。但影評人、學者、導演和記者們不滿足,“他們都用恨鐵不成鋼的眼神瞅我。”葛優說。
拍了《甲方乙方》、《不見不散》,戲輕松,票房好,人紅了。但葛優覺得壓力來了。他身邊的朋友都勸他,不能總是演好人,容易定型。有段時間,北京街頭都是葛優的大廣告,電視機里也是他的廣告,這讓葛優很著急。“電影、電視機、路邊大廣告牌你都在笑,光頭太頻繁了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方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