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樓”和“大師”:一所理想大學的模樣
在這所大學,學生住的小樓不叫“宿舍”,而叫“書院”——雖然名字頗有中國古韻,但學習的卻是哈佛大學等國際名校的成熟經驗。
責任編輯:李梁 馬昌博 郭力 助理編輯 溫翠玲
圖為李政道題寫的南方科大校名。這所被認為將突破常規的大學,寄托了各界華人的熱望。 (南方周末記者 方可成/圖)
按照校長朱清時的設計,南方科技大學將是一所具備“小樓”和“大師”的學校。
所謂小樓,指的是校園里將沒有一棟高層建筑物,這樣也就不用裝電梯,真正朝低碳、環保的道路走。從高處俯瞰,你將看到滿眼的綠色——小樓們都隱沒在了山頭和樹蔭之中。“小”也代表了這所大學的教育取向:培養拔尖創新人才。南方科大第一年的招生計劃只有50人,第二年150人,之后逐漸增加,最終穩定在每年2000名本科新生的水平。這所大學的招生將不通過傳統的高考,起碼在最初的招生中,學校將直接從高二學生中選拔苗子,因為對于這些學生而言,高三將純粹是在應試中浪費時間。
學校的學生不多,學生宿舍樓也就不需要多大,一棟樓里能住三四百人足矣。
不過,在這所大學,學生住的小樓不叫“宿舍”,而叫“書院”&mdas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LF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