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飄渺而不虛無
歷史早已進入我們的生命之中,成為我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就像曾化于水的鹽,不必有形,不必可見,卻始終存在,且無所不在
責任編輯:蔡軍劍
歷史早已進入我們的生命之中,成為我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就像曾化于水的鹽,不必有形,不必可見,卻始終存在,且無所不在
有段時間,抨擊“歷史虛無論”似乎很流行,那當然有特定的指謂。我的陋見,歷史雖不至虛無,卻可以飄渺;實際上也一直飄渺,飄渺到給人以虛無之感。
飄渺者,不那么實在也。而不實在卻并非不在??鬃釉鲝?ldquo;祭如在,祭神如神在”。他并強調,若自己未能參加祭祀,那就如同不祭一樣。上古祭祀是“國之大事”,祭祀的對象除了相對虛懸的天神,就是祖先。從孔子所說推想,神明、祖先的存在,正體現在持續的祭祀之中;斷了香火,神明、祖先也可能就真“不在”了。
所謂“祭如在”,是一種態度。一是祭祀者心中要有——心中有了,則無所謂在與不在;二是做不做在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