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幣戰爭》,有關人性和理性的判斷

    《貨幣戰爭》的最大貢獻在于,使大眾關注金融的實際運行,讓我們真正了解枯燥的金融知識課本中的實際含義,用強調邏輯推理思考的方式,強調了人性和利益的可怕一面。

美國財長斯諾(左),聯邦儲備委員會主席格林斯潘(中)與美國司庫羅薩里奧在新設計的20美元海報下


引起爭議就是成功
  就《貨幣戰爭》帶來的社會影響來說,還遠沒有同樣充斥了陰謀論的《達芬奇密碼》那樣大。就對于人的價值觀念體系和立身的道德根本帶來的考驗來說,也沒有后一本書那樣廣泛。如果從單純的經濟學角度來看,《貨幣戰爭》也不是一本嚴謹、準確而公道的著作。但如果從閱讀收獲以及啟迪思考的角度來看,《貨幣戰爭》則準確切合了當下中國社會憂患、缺乏安全感和相對脆弱的公眾心理。換言之,中國人此前較多地受到上層建筑的安排和分配,并沒有過幾次獨立思考的機會。
  不管好書壞書,能引起爭議的就是一本成功的書?!啊敦泿艖馉帯返淖畲筘暙I在于使大眾關注金融的實際運行,讓我們真正了解枯燥的金融知識課本中的實際含義,用強調邏輯推理思考的方式,強調了人性和利益的可怕一面?!闭f這句話的不是經濟學家,也不是人文學者,而是一個普通的公司職員。
  爭議似乎也跟書的本身毫無關系。旗幟鮮明的對立兩派,都分別從書中找到自己關注的重點內容,然后再去激烈地反駁對方,而絲毫不在意雙方爭論的到底是不是同一個東西。
  “我一再掙扎,一再告訴自己,如果盲目地相信這樣的觀點,就有可能發生嚴重的偏見。但是我確實無法說服自己不去相信作者提出的主要觀點。誰能告訴我,對事物的理性觀察,是靠別人,還是靠自己?”在網上《貨幣戰爭》書友吧里,一位書友這樣說。

 恰當時間出現的恰當的書
     沒有人能否認,《貨幣戰爭》是一本存在諸多經濟學常識謬誤,以及充滿先入為主的自我判斷和片面定論的書,這決定了它的非嚴謹性和非學術性。但正因為如此,才達到了全社會矚目的意外目的。
     《貨幣戰爭》一書中,對于國際銀行家控制全球經濟的細節刻畫,除了新奇,其實并不能夠給讀者帶來多少震撼,很多人也可以自主對此提出質疑和判斷。但對于目前全球經濟從布雷頓森林體系的黃金基礎改變為以美元為本位的國際貨幣體系帶來的一系列問題,卻肯定可以引起廣泛共鳴。
     令人相信的,是諸多宏觀經濟因素方面的精確驗證。
     中國的經濟,似乎正在沿著《貨幣戰爭》一書的論述,慢慢走向被動的通脹和失衡。這是認同《貨幣戰爭》理論的人們的觀點。出于自我利益目的而不斷降息的美聯儲,在一段時間之內將大量的貶值貨幣注入本已流動性泛濫的全球經濟圈,并且繼續要求中國政府加快人民幣升值步伐,似乎也讓憂心的人們開始懷疑,洗劫中國財富的陰謀恰好在一步步上演。
     當然,如果中國實行完全的浮動匯率制度,或者從技術上看,中國央行能回到金本位,但是在目前人民幣匯率處于窄幅波動的情況下,中國央行基礎貨幣的投放完全依靠根源于國際收支順差的外匯占款,這種貨幣投放完全是被動投放。
     “我認為這本書的確還是有用的,起碼可以讓人找回獨立的思考能力。中國經濟并沒有一個好的參考標準,很多東西并不能完全照搬西方的理論經驗?!睂I從事期貨交易的操盤手許小純說,“不用說西方了,中國的政治學、經濟學原理和價值觀你自己相信嗎?自己身邊發生的事情都無法了解清楚,我為什么會輕易拒絕這本書里的觀點呢?”

公眾和精英的話語權對立
     “《貨幣戰爭》一書主要更改了金融和歷史?!备呤⑼顿Y銀行經濟研究執行董事胡祖六發表長篇批駁文章,認為這本書的最可怕之處就是對歷史事實的隨意篡改,將國際銀行家們先入為主地建立在輕率的“陰謀論”基礎上,同時也對國際金融體系進行了可怕的篡改和重新定義。
     但實際上,對于歷史的重新解讀,恰好是中國最流行的社會思潮之一。對于經濟改革以及發展方向,不可否認,民間已經和官方、學術界產生了較大分歧。
     “我相信《貨幣戰爭》,但也不全信?!弊x過三遍《經濟學原理》英文原版的外企高級經理田慧明說,“我支持這本書的觀點,至少給了我們普通老百姓看世界的另一個視角。問題是,誰才能告訴我什么是真實的答案?”
     這句話的后面,是目前中國公眾對于處于激蕩期和轉型期的社會急劇變革產生的必然懷疑態度。經歷過土地、國有企業、礦產資源以及社會公眾資源的不公平分配,和說不清道不明的“陰謀式”財富瓜分手段,經受蒙蔽和不公正對待的社會公眾們,必定對看似成熟而具有規則的現代經濟學理論結構產生絕對的不信任感。
     而胡祖六的失謬之處,則在于沒有能夠揭示出目前中國經濟呈現的種種反?,F象的非“陰謀式”原因。換言之,對于陰謀的反駁,必然是言正據實的嚴密論證,但現在沒有人能做到這一點,也就注定這場和宋鴻兵的紛爭是一場錯誤敵人之間的錯誤戰爭。
     對于讀者,尤其是不熟悉金融資本市場運作基礎的讀者來說,幾乎無法抗拒《貨幣戰爭》的主要觀點。真實世界是復雜的,是由各種因素綜合起來發揮作用的。而令公眾產生質疑的背后因素,就是對于精英意識的主動棄離。胡祖六和宋鴻兵之間的爭論,其背后是社會公眾與掌控話語權的社會精英之間的對立。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