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老板資助“中式工會”維權?

珠三角近年來活躍著一些非政府組織,它們受跨國公司資助,在一些外資品牌的代工廠建立“工人熱線”,監督代工廠,專業地維護工人權益,也令外資品牌方體面地擺脫了“血汗工廠”的嫌疑。

責任編輯:郭力 李梁 馬昌博

時近年關,進城打工的農民工的工資待遇問題,還會像往年一樣再次浮現嗎?
珠三角近年來活躍著一些非政府組織,它們受跨國公司資助,在一些外資品牌的代工廠建立“工人熱線”,監督代工廠,專業地維護工人權益,也令外資品牌方體面地擺脫了“血汗工廠”的嫌疑。某種程度上,這些NGO補充了基層工會的職責。

某跨國品牌代工廠生產線 (南方周末記者 王軼庶/圖)

JW004是一個代號,是中山某服裝廠的一名21歲女工。左邊這段聊天記錄出自珠三角地區的一家“WH工人熱線”的服務QQ。

在珠三角,像這樣由NGO(非政府組織)運營的“工人熱線”有數十家,其運作資金都直接或間接來自國際品牌,而其職責是傾聽來自其中國代工廠工人的聲音,并督促代工廠解決工人的各種問題。

上世紀末起,為了應對經濟全球化過程中的“血汗工廠”問題,“道德貿易”等概念在西方政治生活和社會民意中聲勢越來越大,跨國企業紛紛開始宣布自己的跨國經營“行為準則”:包括工作環境、強度、最低工資待遇、工人年齡,甚至包括工人的心情等等。

而外資品牌的代工廠除了按時履行合同、交付合格產品的“驗貨”之外,更需要應付越來越嚴密的“驗廠”——生產流程也要符合上述“行為準則”。

“最早主要是國際品牌派自己的員工下來驗廠,在代工廠看來,他們最好騙了;后來主要雇用香港的咨詢顧問公司驗廠,這些人不好騙,但好賄賂;而逼到現在這份上,外資企業開始與NGO合作,設立工人熱線,長期監控可能發生的風險。”一位從事“驗廠輔導”行業5年的業內人士對南方周末記者說。

在深圳NGO“當代觀察研究所”所長劉開明看來,這是中國目前“能真正有效改善打工者生存狀況的模式”。

一名打工妹與“工人熱線”的QQ對話

●第一日

○JW004:11:05:33 我想請假家里有事。又怕廠里不批。

○WH工人熱線:11:07:01 家里面有什么事情???

○JW004:11:09:40 昨晚我爸打電話說爺爺病重這兩天務必到家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王憐花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