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想】王選:孤獨斗士
“2007年前,公眾看我們像看一場演出,希望我們贏,打倒小日本?!蓖踹x說,“但實際參與調查研究的寥寥無幾?!薄皯嵡嗫梢酝倌瓩M飛地說這個那個,一到下鄉來找受害者就不來了?!蓖踹x說。
責任編輯:曹筠武 郭力 王剛 楊繼斌 李梁 馬昌博 助理編輯:袁端端 實習生:王媛媛 向婷婷 陳鐵梅
盡管王選很孤獨,她一個人依然扮演著十種角色:在日本法庭上,她是細菌戰原告;在東京街頭抗議時,她是和平運動斗士;在義務山里的爛腳病人面前,她是醫學專家、社會人類學者和志愿者;在鏡頭前她是演說家;在國際會議上,她是發言人;在日本參議院議長面前,她是民間外交官;在外國專家的調研團中,她是專職翻譯;在浙江省,她是政協委員。
(周熙/圖)
15年過去了,沒人和王選爭細菌戰受害者領袖的位置,而身邊為擄日勞工索賠運動的同行者們卻正在為日本企業的賠償鬧得四分五裂。同樣是維權,同樣是對日索賠,同樣是日本和平主義運動在支持,王選的15年,和別人不一樣。
從1996年至今,王選始終忙的是兩件事:一是讓權力承認歷史上的惡,一是讓受害者得到救助。權力犯下的惡不分過去現在,對普通人權益的侵害不分新舊,但王選專心于細菌戰。這一點她從來沒有變。
2002年的東京審判初步實現了第一點:盡管東京地方法院裁決王選及其他細菌戰受害者代表敗訴,但承認了細菌戰的歷史事實。3年后,王選否認自己是“民族英雄”,她稱自己是“連接中日的橋梁”。這一年,中國民間爆發反日游行。
2007年,王選投入細菌戰對日訴訟的第11年,日本最高法院拒絕了原告上訴。同一年,二戰時期擄日勞工索賠案亦在日本高法敗訴。十多年的對日索賠訴訟運動就此告一段落。擄日勞工索賠就此轉入政治解決。此后,安野、信濃川兩處勞工和解,卻引發索賠運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王憐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