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力量】傳統的耕作方式被他“撿”了回來
在災害不絕于耳的今天,化石農業大量消耗能源、污染水體、毒化土壤,農業的自然環境和氣候條件日漸惡化。安金磊以一人之力,在21世紀初便開始嘗試重拾農業的生態屬性。
責任編輯:曹筠武 郭力 王剛 楊繼斌 李梁 馬昌博 助理編輯:袁端端 實習生:王媛媛 向婷婷 陳鐵梅
【健康農業實踐者:安金磊和小毛驢農場】
2000年,農民安金磊在河北衡水的東紫龍村包下了40畝薄田。在村人的側目中,他堅持收糞漚肥、輪作休耕、間作套種、覆草施肥。不但自己育種,每年讓土地交替休息三個月,有些田里甚至有意不鋤草,容納一定的競爭,讓草的強大根系捍衛苗的生存。最初的動機,是對稼禾土壤的本能愛惜。
傳統的耕作方式被他“撿”了回來,他損失產量,拒絕化肥和化學殺蟲劑,成了不被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方亞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