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打虎網民:打的不止老虎

從歷次網絡案例的發展過程來看,網絡民意一般都具推動力,是驅動整個事件向公共議程發展的良好的發動機,但它不是終結力。轉向公共議程乃至政策議程中,就需要管理者有一個審慎科學的頭腦,能夠為各方意見配取權重。

責任編輯:曹筠武 郭力 王剛 楊繼斌 李梁 馬昌博 助理編輯:袁端端 實習生:王媛媛 向婷婷 陳鐵梅

對于公共事件的調查,專業媒體的客觀還原和相關調查機構的介入自是題中應有之義,而隨著網絡輿論的蓬勃壯大,調查的第一棒越來越多地從網民手里傳來,打虎網民無疑正是網絡時代輿論監督模式的發起者。

2010年的歲末,一個名叫錢云會的村委主任之死,再次挑動中國網民敏感的神經。

憤怒的源頭是新浪微博上的一張慘不忍睹的照片:工程車碩大的車輪下,錢的脖子被碾斷。

錢云會所在的浙江樂清官方很快將其定性為一樁由無證司機引起的“交通事故”。這個結論讓網民懷疑,大家紛紛化身福爾摩斯在微博羅列案件疑點,并以10的N次方的速度向外轉發,之后,傳統媒體記者陸續挺進事發地,樂清縣所屬的溫州政府旋即表態,一定要查個水落石出。

短短一天之內,一個村委主任的意外死亡,就這樣演變成一場轟動全國的公共事件。這一媒體事件的ISO流程,似曾相識。無論是周久耕、韓峰日記等網絡反腐典型,還是宜黃自焚、鄧玉嬌案、“我爸是李剛”等社會事件,概莫能外。

數以億計的中國網民,正成為轉型期的中國社會一股不可忽視的監督力量,矛頭直指事件背后被濫用的公權力,而在微博在中國誕生之前,網絡監督的登峰造極者,非打虎網民莫屬。

(周熙/ 圖)

微博的力量

現在已經很難找到打虎一號人物“小魚啵啵啵”的蹤影,他曾經并肩打虎的戰友們說他打怕了,早已退隱山林,但幾乎所有人都沒有忘記這位山東網友的致命一帖。

2007年11月16日清晨,“小魚啵啵啵”在色影無忌華南虎論壇發了一組華南虎年畫,揭穿了陜西農民周正龍拍到野生華南虎的謊言,這為歷時一個多月、千萬網民參與、線上線下聯動的打虎戰劃下句點。

這個將網絡空間的討論熱度幾乎延燒到沸點的華南虎事件,是中國網絡監督的一個重要轉折點。&ldquo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方亞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