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爆“地票”突然暫停 成都土改風向難辨
成都首次面向開發商的農村建設用地指標交易,一出場就火爆。然而,在沒有任何征兆之時,第二輪交易突然暫停。
責任編輯:肖華 吳立波 助理編輯 溫翠玲 實習生 羅瓊 杜蕾
成都首次面向開發商的農村建設用地指標交易,一出場就火爆。然而,在沒有任何征兆之時,第二輪交易突然暫停
突破現行土地制度,讓農村建設用地流轉增值,是成都城鄉統籌試驗的重要內容。因此,“地票”的命運,在一定程度上或可看出成都試驗的風向
成都地票火爆之時突然暫停,引發猜想。 (CFP/圖)
暫停
之前沒有任何跡象顯示暫停。
“盛宴”突然戛然而止。
2010年12月28日,成都農村產權交易所突然發出公告,原定于本周三舉行面向開發商的第二場國有建設用地指標(3000畝),即“地票”拍賣,“因故暫緩舉行,具體交易時間另行公告”。
成都市國土局和成都農村產權交易所的多個部門,均對南方周末記者表示,他們不知道暫停原因。
這些指標俗稱“地票”,是農村通過農民集中居住節省出來的建設用地指標。
僅僅11天前,成都市面向開發商的首場“地票”拍賣在成都農村產權交易所火爆開場,179家開發商(包括保利、萬科等外地大開發商,也包括中石油等主業非地產的大國企)參與2000畝建設用地指標的競拍,結果成交均價每畝高達近73萬元,是起拍價(每畝15萬元)的近5倍。交易火爆程度超出了所有人的預期。
而開發商進入“地票”交易乃是被“逼”。
11月16日,成都市國土局公告,自明年1月1日起,凡是想在成都市拿地的開發商,必須先持有同等面積的“地票”,俗稱“入場券”。而開發商要獲得這個“入場券”只有兩種方式:要不直接參與農村土地綜合整治項目 (其核心內容是農民住宅的拆遷與重建),要不就是在成都農村產權交易所購買。
由于農村拆遷與重建工作的難度,幾乎所有的開發商都選擇競拍。
在首場地票拍賣之后,12月24日,國土資源部調研組張婉麗巡視員一行7人來成都市國土資源局,對成都的地票交易制度以及農村土地綜合整治機制進行調研。
目前尚不清楚這次調研和第二次競標突然暫停有沒有關系。
成都農村產權交易所辦公室的一位人士告訴記者,她是本周一晚上才知道這個消息的。
之前沒有任何跡象顯示暫停。在第一次火爆競拍后,有人質疑開發商炒作地票,推高房價,成都國土局的官員還表示,要通過加大“地票”供應(第二次3000畝)來平抑價格。
倒逼
成都國土部門試圖倒逼房地產開發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L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