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提問,日本朋友在這里!

你好!

我是在上海工作的日本人,我看到了12月23日“讀者來信”欄目當中的稿子‘多跟日本人聊聊’。不僅作為一個日本人而且作為個地球人,感到非常高興以及很同意他/她的看法。世界很小。這里也有又先進又精明的中國朋友??!雖然我的漢語不怎么樣,但通過這個回復來表示一下對廣靈先生/女士您的感謝和支持。謝謝!

編者附言:

謝謝星星女士的來信。她在電話里告訴小編:南方周末每期都看,最喜歡看“讀者來信”。小編提出今后會轉一些中國讀友有關日本的問題,請她幫忙回答。星星女士很爽快地答應了。

如您有相關問題需要星星女士回答,小編樂意做個郵差。請致郵:nfzmreview@gmail.com

針對廣靈先生的來信。還有位日本同學中山聰,他這么回應:

互譯具有代表性的民間人士博客也聽起來不錯。英語的話出名博客的翻譯或者介紹有的是,但中國博客的介紹我基本上沒有看到過。需要考慮的是,這個和上面的平臺比起來成本低,任何人想做就能做得到。所以,現在互譯介紹的博客不多是不是因為沒有需求?也許沒有人做過,或成功過。不管怎么樣,我覺得這也不是政 府出錢做的事。有個博客叫“中國リアルIT事情”,主要介紹中國的IT行業,但也介紹政治文化等其他事情。主要信息來源是中國媒體,包括傳統媒體和新媒體,也有筆者自身的經驗。 其實現在這種博客已經不少。中國也有介紹日本媒體怎么報道中國的博客,比如下面的“張石的博客” 。

我覺得,提起促進交流時有一個事情要清明白。需要更多的交流,這句話有兩個意思。第一是讓丹羽宇一郎所說的沒跟中國人說過話的90%以上的日本民眾與中國人交流。第二是讓10%以下的跟中國人說過話的人更多的和中國人交流。我個人覺得,雖然沒有根據,重要的是后者。因為對于絕大部分人來說沒必要和中國人交流,也沒必要了解中國。他們都有其他事情要做想做。對中國感興趣的10%以下的人更了解中國的話,他們會改變90%以上的人對中國的形象。(上面一段的“中國”和“日本”可以互相替換)

附廣靈先生來信《多跟日本人聊聊》

日本駐華大使丹羽宇一郎坦言:“很多中國人不喜歡日本人,而幾個民意調查也表明,90%以上的日本民眾沒跟中國人說過話,沒接觸過中國人,不知道中國老百姓的生活到底是什么樣子。”在這點上,中日之間倒是相當一致,“聽說過,沒見過”幾成兩國百姓的認知常態。為了避免“隔空喊話”的尷尬,不妨從以下幾點入手。首先,可以互譯具有代表性的民間人士博客,供對方國民在第一時間瀏覽,減少媒體片面報道造成的誤解,避免民間呼聲“被代表”。其次,可以依托Web2.0技術和“字幕組精神”,搭建兩國年輕人的網上討論平臺,大家有一說一、求同存異。第三,推動更多的NGO致力中日民間交流,增加國民面對面的溝通,整合兩國的和平反思力量。

(上海 廣靈 自由職業者)

網絡編輯:休休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