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周末網友快速應征

編輯大人:

俺想試試回答這位同學的問題。(http://www.zprce.cn/content/54044)

“……未留詳細聯系方式的吳檢同學來信說:

我特別喜歡“評論”版的文章,尤其是關于教育的內容,但我想提一點有意見:為何總要介紹一些死后的名人與智者呢,如果將現在有成就的智者給我們這些學生介紹一下,那不是更好嗎?

這個問題我苦思冥想,回答不上來。還請我們讀友中的智者挺身而出,為小編解難。

介紹死人最安全——不論是對我們,還是對死者。我們介紹死者的文章作為“緬懷”,更容易發表(此處刪字若干個——小編注

介紹死人最有效——活著的學者常要為了點滴偏差爭個頭破血流,我們若介紹了他,擦屁股的工作比寫文章還辛苦。報紙和介紹的人物鬧個雞犬不寧,怎么讓讀者接受文章的理念?死者不會說話,自然沒有這等麻煩;死者為尊,讀者也不會揪著某個細節不放,干干脆脆景仰就行了。

介紹死人最方便——死者不會說話,咱們在介紹時稍稍修正,誰讀了都以為這死者是和我們一個陣營的。你挑著他的大旗,滿臉悲痛,哪怕吼出來的口號是你自己的,看的人也不會(或說不好意思)起疑心,只會心潮澎湃,滿以為這世界還有希望,瞧這些死者,原來都是這么偉大——順便把你吼出來的東西都接受了。

新一年,新開始,新希望!

編者附言:

您回應最迅速,贈書兩冊。請留下詳址,不日寄上。

另外,又接“人民幣”來函,摘錄如下:

南方周末的讀者大抵以知識型讀者為主,而牛人牛語一般是近期社會討論的熱點話題,也是他們關注的重點,加多幾條可能更有吸引力。

至于加編者按,若怕“謀財害命”,則大可像這次這樣,反拋出些問題來。那么多的智者,總會有人挺身而出的。不知這算不算異想天開?)

“人民幣”是個好東西,自由行走的南方周末不知會不會遇上這個難題。希望我的建議能像人民幣那樣給你們帶來幫助!

感謝“人民幣”同學:小編摘錄大函,即是希望更多智者挺身而出。近期各方讀友反映廣告多問題,南方周末包括采編,“人民幣“不那么豐厚即是原因之一。當然,我們也不能因為什么錢啊什么壓力啊而自降格調,把自己的品牌砸了。同時歡迎人民幣同學捐資辦報,這樣您就能看到牛人成群地來,智者雨后春筍般冒出來!

 

網絡編輯:休休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