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從政治抽身時,還有藝術在那里”——專訪法國前總統雅克·希拉克

法國有一條特殊的訊息要帶給世界。這條訊息就是對權利、人道主義和多邊主義的尊重。這就是戴高樂主義現代性的原則。

責任編輯:平客 袁蕾 實習生 趙大偉

由于一直對伊拉克戰爭持反對態度,法國前總統希拉克回憶錄出版后,與布萊爾和小布什回憶錄出版后遭抗議比起來,公眾反應顯得“一團和氣”。

2010年11月,《希拉克回憶錄:步步為贏1932-1995》中文版出版,希拉克對政治生涯的思考由此走進中國人的視野。“寫這本書,是因為我覺得有必要讓世人了解我的政治追求,以及在我四十年的從政生涯中引導我進行抉擇的政治信念。”希拉克告訴南方周末記者。

11月5日,希拉克應邀到上海訪問,同時為其回憶錄在中國的出版與讀者見面。當天,希拉克接受了南方周末記者電郵專訪。

2007年5月,巴黎愛麗舍宮,新上任的薩科奇與剛卸任的希拉克握手。在自傳中,希拉克不愿對薩科奇作出評價。 (CFP/圖)

“你沒有梵語天賦,還是學俄語吧”

南方周末:你18歲開始研究異域國家,包括俄羅斯和中國。你說你對亞洲的了解最先來自吉美博物館,當時什么給了你啟示?

希拉克:我確實是在吉美博物館發現亞洲藝術的(巴黎吉美博物館藏有自18世紀以來的中國藝術品兩萬余件,包括新石器時代以來的玉器、青銅器、古幣、瓷器等,還有自唐至清代的千余幅繪畫作品以及圓明園藝術品珍品)。小時候我上學時會路過吉美博物館,我常常在那里停留的時間太長,以致耽誤了課程。我還喜歡塞納河畔舊書商出售的二手雜志,特別是關于遠東藝術品的。對我而言,那是一段夢想、逃避現實和渴望冒險的時光。

南方周末:你小時候就可以流利地講俄文,閱讀托爾斯泰的全部作品,翻譯普希金的詩,俄羅斯的文化傳統和精神世界對你有影響嗎?

希拉克:我最初想學梵語。我在14區的一幢舊房子中找到了一位教梵文的先生,叫貝拉諾維奇。上完幾節課,他對我說:“你沒有天賦。你最好還是學習俄語吧。”我聽從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方亞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