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者的艱難和光榮都體現在他這里了”——追思史鐵生

在生命的最后時刻,史鐵生捐獻了自己的肝臟。2010年1月4日晚,天津紅十字會實施器官手術的大夫通知史鐵生的夫人陳希米:“史鐵生捐贈肝臟的受捐者,因為有了這個充滿生命力的肝臟,才能親眼看見他剛出世的孩子?!?/blockquote>

責任編輯:平客 實習生 趙大偉

文壇痛失史鐵生。他的寫作貫穿了新時期文學三十余年。在當代中國作家里,他堅持著精神的高度,堅守著心靈的高貴和生命的尊嚴,秉持著文學的崇高信念。他坐在輪椅上那么多年,卻比很多能夠站立的人更高;他那么多年不能夠走太遠的路,卻比很多游走四方的人有更遼闊的心。他跟文學的關系是相互拯救的關系,他以自己的書寫,以他的文學實踐,讓無數讀者感受著他所追求的文學信仰和對世界的態度。他的人格魅力,他的文學價值,如果在當下還沒有被充分認識到,時間的流逝將會使其更清晰地顯示出來。無論作為一個人還是一個作家,史鐵生和他的文學創造,都是中國當代文學有著非凡重量的寶貴財富。隨著時間的流逝,這個世界會更深刻地認識到他的生命的魅力,認識到他的文學和精神的價值。——鐵凝 中國作家協會主席

“世界上最廣闊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廣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廣闊的是人的心靈。”

在廣闊的內心世界,史鐵生是一個從容自在,自由行走的人,既埋頭深潛,又昂首闊步,富貴,尊貴,深可敬愛。

史鐵生是自由人,是“貴人”,是“闊人”。

謹以本版報道表達南方周末對史鐵生及其寫作的敬意。

“史鐵生說他活著不是為了寫作,寫作是為了活著,雖然他的身體殘疾,思想卻沒有一刻的停頓,他的苦痛一定比我們多,但他的徹悟也比我們多。”蔣子丹說。 (北京作家協會/圖)

“他下午4點下的透析機,回到家里是6點,說頭疼,妹妹以為他感冒,就稍微拖了一下。后來,看他頭疼得厲害就往朝陽醫院趕。”史鐵生的好友何東在接受南方周末采訪時這樣描述史鐵生的最后時刻。

2010年12月31日,史鐵生因突發腦溢血,經搶救無效辭世,終年59歲。

“死在他那里已經被看成玩笑?;钪臅r候他經常說,如果身體徹底不行了就安樂死。他說我現在最關心的死——這一幕人間喜劇怎樣在我身上走過。這是我的好奇。”何東回憶說,“鐵生在生前最關心的是器官捐獻,他說只要我身上有一樣東西能留下就留下。”

在生命的最后時刻,史鐵生捐獻了自己的肝臟。2010年1月4日晚,天津紅十字會實施器官手術的大夫通知史鐵生的夫人陳希米:“史鐵生捐贈肝臟的受捐者,因為有了這個充滿生命力的肝臟,才能親眼看見他剛出世的孩子。”

到地壇公園去“逃難”

史鐵生辭世后,北京、上海、海南多地發起紀念活動。

1月4日,復旦大學舉行“史鐵生追思會”,王安憶擔任主持。

多年以來,史鐵生是閉門謝客的,除了每周去醫院透析,很少外出。然而有一些客人是常來常往的,王安憶和劉慶邦屬于這樣的客人。“到北京,史鐵生家是必去的。首先他是一個不大方便出來的人,你要見他就要上門去,他有嚴格的作息制度。”王安憶在她的《談話錄》中講述了史鐵生的故事。“最初他的家住在雍和宮大街26號。”王安憶第一次到史鐵生家,他父親出來擋,不讓她進去。史鐵生知道她是從上海來的,就給他爸一個暗號放行。那時候是冬天,王安憶看到史鐵生家里沒有暖氣,燒著爐子,電視機也破得不得了,必須要有一個可樂罐釘在上面,還要用手扶著它才能有圖像。“他那時還沒結婚,還沒女朋友,穿得挺單薄的,回到上海我就給史鐵生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方亞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